9月11日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守着某个微信公号等着零点过后锵锵的音频更新时,却在12号0:30分等到了一条2011年的音频推送,当时以为是公号的主人没有弄到当天的音频,(毕竟锵锵6月份已经被从凤凰网上下架了,微信公号上的音频还是锵迷自己搜集发上去的)所以也就没点进去看,直到当天中午在网上看到消息,才知道锵锵停播了……
这世界变得太快,没有一点防备。
跟很多十几年来一直追着锵锵的朋友相比,我看锵锵的时间并不长。我记得那大概是在2013年,我上大二的时候,老师上课给我们分析过这个节目,并推荐我们去看,于是我才开始看,一看就再也没有断过,直到今天,锵锵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一种戒不掉的瘾。
习惯了每周二到周六的凌晨看更新的锵锵,已经分不清是因为失眠才去看锵锵,还是因为太想看锵锵才失眠。总之,零点对于我的意义除了失眠的烦躁之外,还有锵锵的美好。
回想过去,从一开始差点因拿不到广告而被撤掉,到现在这么受观众喜爱,锵锵已经走过19年了,在国内的电视节目中已经算是长寿的了。对此,窦文涛调侃说,锵锵的“长寿”,是“长衰不盛”,这自然是玩笑话。记得轶君曾在节目中说过,她曾在国外被人认出是锵锵的嘉宾,可见,这个节目的传播范围之广。
如今,它被停掉了。在此之前我从没想过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它。此刻,我想好好想一想。
①窦文涛的个人魅力
喜欢看锵锵,大概是与窦文涛的个人魅力分不开的吧。
对待嘉宾,他总是那么谦卑,说自己懂的少,但在每个话题上总能与嘉宾进行深度交流。他也很幽默,但会注意方式和语气,生怕会伤害到别人。对待观众,他很真诚,如果有观众指出节目中有做的不对或说的不对的地方,他都会拿出来解释,错了就道歉、改正。
窦文涛就像是一个美而不自知的美女,对于他,我不会觉得有太多距离感,这种状态让人感到舒服和亲近。
②节目本身的魅力
除了窦文涛个人的魅力之外,节目本身的形式、内容和风格也都很吸引人。
锵锵的话题涵盖时政、财经、文化、娱乐、科技等各个领域,请来的嘉宾也都是大牛,比如梁文道、许子东、叶檀、马光远等等,每期节目一个话题,当然如果聊嗨了,也可能一个话题聊两期,还有可能节目开始大半天才开始转入正题,这就是锵锵,很随性,不拘泥。
在节目中嘉宾们就某个话题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究对错,也没有对错。它摒弃那种是非黑白二元对立的看问题的方式,试图为观众提供多种视角和思路,引导观众去思考,全方位的去看待某个问题。
节目中他们三个人嬉笑打趣,看起来就像是现实中的闲聊,但又绝不是那种没有营养的尬聊,他们聊的有深度,有内容,只不过他们的状态都很自然,很流畅,所以你看的时候不觉得那是在做节目,那种感觉就像现实中看人下棋一样,真切,引人入胜。
对我来说,锵锵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进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可能是由于我本身视野太过狭窄的原因,有很多人都是看了锵锵之后我才知道的。比如我很喜欢的梁文道,一开始就是从锵锵中知道他的,于是就开始看他的《开卷八分钟》,后来这个节目停掉了,又开始追他的《一千零一夜》;还有爱收藏的马爷和他的《嘟嘟》,过年的时候,还专门去他的观复博物馆参观了一下;还有普通话说的最不普通的马光远老师,还有李玫瑾老师,曹星原老师等等。这些嘉宾都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大牛,听他们聊天,常常会让我觉得,哇,原来这个问题还可以这么看,这个话题还可以这么聊,所以看似是稀松平常的聊天,但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我想,这些也是很多观众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吧。
虽然,窦文涛下半年还会有两档节目跟大家见面,我也很期待,可是我仍然怀念锵锵,这不是说窦文涛其它的节目做的不好,相反,他做的非常好,比如他的网络节目《圆桌派π》,形式跟锵锵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个人,是四人行,但是这仍然不能取代锵锵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经常去的一个老饭馆突然搬了地方一样,当你再去它的新店吃饭的时候,虽然味道还是一样,可是你仍然会想念那个老店,想念你在那里坐过的破桌子破椅子,想念那局促嘈杂的空间。
如今,不知道有多少人怀念窦文涛的那句“锵锵三人行,广告之后见”,可是,广告之后,真的还能再见么?
但愿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