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史的侧面》

         一直很喜欢读历史书,读得最多的是古代史,对近代史是很少涉猎。上学时,教科书学到的近代史,在我的记忆里,就是晚清与欲打开中国国门的西方国家打仗,总是打败,然后就是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那时学习近代史,主要就是学习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意义,其它内容只是一带而过,所以在后来的记忆里,近代史几乎只剩下不平等条约了,于是不怎么想读这么屈辱的近代史。

     最近读到近代史学家马勇先生的著作《中国历史的侧面》一书,让我对近代史有了更多的了解,腐败的晚清政府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竟然真心实意、奋发图强地做过很多变革的,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只是很不幸的是,由于某些偶然因素,这些变革一一失败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晚清政府也算是知耻而后勇,在1860至1894年这三十四年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一个农业国家正在向一个工业国家迈进,全新的现代工业基础形成了,跨越式发展,超常规增长,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奇迹,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已达到了全世界15%,史称“同光中兴”。

         可惜,1894年一场局部的中日冲突,将先前三十多年的成就近乎一扫而光。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没有自暴自弃,以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为主轴,又开始进行了更深一步变革,一切又朝好的方向发展,短短三年,中国面貌大变。但1898年的戊戌政变,改革又停止了,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动荡期。直到1906年,清廷又重新找到了方向,这次是转而向东方的日本学习,仿照日本的君主立宪制。1908年,清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明确了君主的权力用宪法约束,九年立宪清单不仅发布,而且逐年落实,逐年检查,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再有几年时间,一个全新的政治架构即将产生。只是就在这一年,强势领导人慈禧太后、光绪帝在同一天相继去世,接替他们的摄政王、隆裕太后这个弱势班底,明显缺少执政经验,缺少魄力和决断力,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形势,他们是无法驾驭的。

       当时的立宪党人危机意识非常强,希望中国能立即强大起来,认为只要加快立宪步伐就能做到这一点,所以一再请愿提出缩短立宪时间,先是提出从九年缩短到五年,后来又提出缩短到一年(而所仿照的日本的立宪是用了三十多年时间),摄政王被迫同意了。殊不知欲速则不达,一场复杂的政治变革就此变成了儿戏,乱局又产生了,变革最终又一次失败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帝被推翻了,君主立宪制的蓝图彻底失败,改良终究没有战胜革命。

       纵观晚清政府从1860年到1911年,一直在励精图治,政府里也一直不缺乏有智慧、有能力、开明的大臣,但每一次在变革关键时刻都会出现偶然因素,就像被施了魔咒,导致了清政府变革最终没有成功。之后建立的共和制的民国不仅乱象丛生,而且内战频发,这不能不令人叹息。

     马勇先生潜心研究近代史数年,以尊重历史和事实的态度,在本书里详尽地描述了晚清及民国初期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程。以这种客观的态度所写的历史,才能让后人去思考,去借鉴。尊重历史可能还会走弯路,但一定不会走回头路。这也是历史的意义所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分隔两地的我们已经异地两年多了,而这两年里,收获最多的,是你带给我的感动,是你给的安全感。自从14年十月份的一次...
    哚喵小姐姐阅读 3,685评论 0 0
  • R: I: 人都是相互的,你对别人怎么,别人就会怎样对你。只有彼此打开心扉推心置腹才能促进感情的增进。理解他人的想...
    苏小妹儿阅读 1,423评论 0 0
  • 在2008年韩国SBS电视台演技大赏晚会上,曾经出现过非常有趣的一幕:当支持人公布完年度最佳情侣奖后,上台的却是两...
    Lily_Legacy阅读 21,528评论 1 8
  • 这种没有太阳也不下雪的日子真叫人烦闷不安 坐在屋里我透过玻璃望着窗外发颤的石榴树 使我想起五月想起那火红的石榴树下...
    云水梦阅读 3,720评论 1 2
  • 星期一的早晨,睁开眼睛,就看到窗外耀眼的阳光。经过前几天的阴雨,能见到灿烂的阳光,真是一个快乐的事情。 平时,依依...
    依水笑语阅读 2,4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