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景别
景别一般是根据画面构图中人物的大小划分为全景、中景和特写三种基本的景别。当然也有更细致的分法,也并不一定是以画面中人物的大小来划分的,这里我们说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不同的景别用来创造一个一致的时间和空间得秩序。但是何时该变换景别呢?
首先,可以根据镜头间的视觉关联性。比如前一个镜头是全景镜头,后面的镜头理论上只要是全景中的一部分,那就可以变换景别,有全景直接切换到中景或特写。不过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全景切至特写,对观众而言,被认为是太激烈的跳转,除非中间插有中景镜头作为过渡。不过,现在的观众对这种剧烈的切换似乎已经可以接受,甚至习以为常了。
其次,可以根据镜头间的叙事逻辑或者说直觉暗示。这个怎么理解,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在远景中看见一个男人走向一扇门,接下来画面就切至男人的手转动门把的大特写。即使由于远景中门把太小而不能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即使前面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在另一个时间和地点的走廊,我们也会预期下一个镜头是转动门把手的特写,因为那是合乎逻辑和直觉暗示的:一个人走到了门口,他就得握住门把手打开门。
值得一说的是,特写可以拉近我们与动作的距离,让我们与银幕上的主体带来一种亲密关系。除此外,特写还可以让我们感觉像是闯入了一段私人时光,或分享脆弱的片刻,有如画中人正向我们敞开心扉一般。通过摄像机镜头对空间的操控,我们能体会到疏离感、亲密感,或感觉与银幕上的事物有情感上的牵扯。
2 动作轴线原则
在拍摄和剪辑时有条最基本的法则:动作轴线原则(也叫180°假想线原则)。为什么要有这个原则,它的目的是什么?
动作轴线的目的很简单:它组织摄影机角度,以维持一贯的银幕方向感与空间感。说白了,就是保持空间关系的一致,让观众清楚场景空间,不至于给观众带来困惑和疑问。
如下图所示,所谓180°原则,就是说场景中的两人连起来形成了一条假想线,将场景氛围两边。你只能在一边放置机位拍摄。图中灰色部分是选择的拍摄区间,所以,ABC机位是对的,而DEF机位则是不可取的。
上面不同机位拍摄画面如下图:
可以看到B机位交代了画面中两人的空间位置,男人坐左朝右,女人坐右朝左。遵循180°原则的A机位、C机位拍摄出来的画面是符合这个位置关系的。而F机位拍摄的女人在画面里却是坐左朝右了,和男人的朝向一样了,这样就可能会给观众造成一定的困惑。
3 三角机位系统
所谓三角机位系统,其实是基于180°原则,描述机位的一种简便方法。即所有素材的基本镜头,都可以从这180°工作空间得三个点上取得,将这三个点连起来,根据摄影机的位置,我们就会得到不同形状和面积的三角形,三角机位系统中的任何镜头都可以互相连接,这个系统包含在剪辑风格地对话场面中使用的所有基本景别和摄影角度。
三角机位系统可以产生五种摄影机基本摆放机位:斜角单人镜头(中景或特写)、双人主镜头、过肩镜头、单人主观镜头(中景或特写)和侧拍镜头。
上图中,A和C是桌前两人的过肩镜头,B是双人镜头。当然A和C的景别不限,可以是从大特写到全景中的任意一种。
上图中,A和C是桌前两人的斜角单人镜头,B是双人镜头。
上图中,A和C是来自人物视点的特写镜头。这样的机位用来捕捉来自人物视点的特写镜头。
上图中,A和C视侧拍镜头。
4 越轴,建立新的轴线
并不是说,场景中的轴线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情况下是有允许越轴,建立新的轴线的情况出现的。那什么情况下允许越轴呢?
- 当人物在场景中建立了新的动作轴线
如下图所示。该例的场景是:起先,男子a和女人分别坐在桌子两端交谈,然后另一名男子b走近桌前的男子a旁边,坐着的男子a转头望向男子b,俩男子开始交谈。
在此例中,旧的轴线是坐在桌子两端的男子a和女人的连线,工作区域为图中虚线区域。但是当男子b走近,男子a转头和男子b交谈后,此时的轴线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两个男子的连线,工作区域为图中灰色填充区域。
一旦新的轴线建立,摄影机就可以越过旧的轴线,进入新的工作区域。
- 在演员越轴时建立新的轴线
如下图所示。该例的场景是:起先,男子和女子坐在桌子两端交谈,然后,男子站了起来,走到了女子右侧(如图位置),两人目光交汇,继续交谈。
在此例中,旧的轴线是坐在桌子两端的男子a和女人的连线,工作区域为图中A区域。但是当男子站起走到女子右侧后,两人目光交汇,继续交谈。此时,新的轴线就建立了,为此时两人位置的连线,上图的选择为图中灰色填充区域。当然也可以是另一边。
现在,还有个问题值得思考:女子下一次在镜头中出现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应该在哪里?
女子下一次出现的时候,摄影机的机位应该根据旧的轴线来决定,这就叫做再交代镜头。传统经验提倡重复利用旧的轴线,以及和它相对应的机位摆放法,如此可以在反复过程中加强空间的一致感。
下图的第一部分展示了旧的轴线,以及半圆形的工作区间,半圆形中间的对分线就是随后男子走到女子右侧后建立的新的轴线。摄影机A和B代表了转轴镜头的两种选择。图中第二部分显示的是,如果你选择B作为转轴镜头,你将会使用的工作区间。第三部分显示的是,如果你选择A作为转轴镜头,你将会使用的工作区间。
即,转轴镜头的选择,会影响下个轴线的工作区间。而且上面我们说的女子下次出现的镜头机位(再交代镜头)也即这个转轴镜头的机位,这就是重复利用了旧轴线。其实仔细看,这个转轴镜头,其实是新旧两个工作区间的重叠区域,是新旧两个工作区间都覆盖的区域位置,这样就能在新旧两个轴线,新旧两个工作区间衔接切换时保证空间位置不变,完成顺畅地切换。
- 移动摄影机越过轴线
不仅演员能越轴并建立新的假想线,摄影机也能通过运镜越过轴线,建立新的假想线。
下图摄影机以弧形运动越过了动作轴线。
- 切出镜头和过渡镜头
以一个与场景相关但与空间位置无关地镜头,插入在动作段落中。例如,假设我们在一个学校的教室中建立了动作轴线,我们会拍一个学生的笔记本,或其他相关的细节,作为切出镜头,它和转轴镜头的目的相同。当我们回到主动作时,摄影机就可以越轴,并建立新轴线,这话方法通常是在剪辑过程中碰到问题时,所采取地一种快速解决方案。
结论
180°规则是电影摄影中的基本规则,但也并不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我们的目的是给观众展示清晰的空间关系,其实有许多导演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反而会违反一些反剪辑传统的叙事技巧。总之,所有的手法都要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