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们分享了社群运营的4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放大入群价值,稀缺引诱用户
第二步:人设定位是关键,价值输出是宗旨
第三步:引导用户互动,调动群内氛围
第四步:闭环服务流程,做到口碑转化
那什么样的产品适合做社群呢?符合以下4个条件的适合做社群。

1. 能解决客户需求的产品
社群的核心是价值的创造,既包括同步干货的信息价值,也包括顾客群之间的资源价值,还有就是满足需求的产品价值。
前者侧重于后续的入群维护,属于售后服务类型的社群。但市场上见的比较多的,一般是属于销售前阶段的产品购买转化。
所以,需要把产品介绍给同一批的顾客,期待顾客近距离的转化,才是社群销售的精髓。
只有需要销售的产品,才需要社群。但是也不仅仅是社群这一种玩法,还有电商直播、视频推广、KOL种草等等,每种玩法都有各自的优劣势,要取长补短,合理利用各种方式。

2. 市场普适刚需性产品
产品在市场上要适合普通大众,或者具有典型的用户分类,比如人人必备的刚需产品,这样就不缺客户。
产品可以做用户分类,社群是最好的方法,每个品类的产品适合什么样的消费群体,这次销售结束,还能销售适合这类群体的其他品类产品。这样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社群做活动运营。假如群里的每个用户都是不同的个体,想二次转化就很难。
用普通适合大众的产品聚集起来的社群,意味着聚焦到的是同一类客户,那转化的效率就会变高,群内氛围也容易活跃。

3. 激发客户购买冲动的产品
社群转换的目的是用户购买。
社群运营一方面要以介绍、比较、价值增加和删除为中心进行调查,另一方面要消除转换过程中的疑虑。转换的结果是用户支付,本来意向不强的用户在通过社群活动转换后愿意支付费用,那他的转变动机是什么呢?就是购买冲动。
如何创造购买冲动?一是挖掘用户潜在需求,放大用户痛点,二是以利诱之,给他创造无法拒绝的成交主张。有没有发现,我们自己买车买房的时候,大概率都会碰到商家今天刚好在搞活动。难道是我们的运气爆棚吗?
没有稀缺的时候要营造稀缺的感觉,没有价值的时候要创造超高的价值,这才是销售的本质,特别是现在同质化产品竞争严重的当下,竞争的本质就是差异化。

4. 高客单价高利润的产品
利用社群销售的产品一般都是单价较高或者利润较高的产品,大家没有听说过卖5毛钱一包的餐巾纸,还有搞社群活动做社群营销吧?
社群营销适合于需要有决策周期的产品销售,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卖一包大米,大家在需求时不用社群都会购买,但如果卖一年的大米提货卡,客户就会有心理顾虑了,这么多米我能不能吃完,万一不好吃怎么办?提货方不方便?是送货还是自提?……诸多因素会影响用户决策下单,这时候就要用到社群,逐一解决用户的抗拒点,且给到用户无法抗拒的成交主张。这样的社群运营就意味着需要一个小团队来合作,从引流、到培育、到成交、到裂变,需要环环相扣密切配合。
社群内成员的数量是有上限的,转化率长期偏于稳定。所以高客价产品能够保证毛利和现金流,能够满足cover团队的运营需求。
但是社群并不适用于高决策、长周期的产品类型,例如购买汽车或房子,这类社群更适合针对私域流量里的1V1用户服务。长线等于非标,非标需要完美的服务。
因此,当我们决定做一个社群时,首先要看一下是否其产品形态符合这4个特征。

结语
社群很火,玩社群的人也很多,但我们做运营的要冷静。
不管是社群也好,直播带货也好,只要是玩流量的方法,能聚集人气的方法都会火一阵,火热是互联网的表象。但产品运营人的冷静,是要有一颗遇事不慌,做事不乱,忙中有序,循序渐进的处事能力,在做任何决策之前要深思熟虑,在事情结束之后要复盘总结,这是为了我们能更好的成长,这是安身立命的冷静。
希望每一位做运营的伙伴都有出彩的一天!

想走的快,一个人摸索;
想走的稳,一群人探索!
——李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