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平凡的打工人,奋战了决赛圈20多天,战战兢兢的上班,然后继续战战兢兢的回家。每天头等大事就是各种对下辖人员的流调和管控。然后还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加入了被封闭管控的行列,退出了决赛圈。退出决赛圈的第一天,就有点胡思乱想,于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下。
奋战决赛圈的无奈
相信近期在上海工作的小伙伴儿们一看到决赛圈这个词就会马上露出会心一笑。我刚开始看到的时候,完全不懂。我一开始还以为是田径比赛到了决赛圈人比较少的意思。原来不是,决赛圈是指游戏的时候进行到小于10名玩家幸存时的圆形区域安全区。果然,在大家一直喊着说如果你还没有朋友被封控就说明你没有朋友的时候,我依然还每天上班,果然是一直奋战在决赛圈的人。我恍然大悟后不由惊呼,学到了!学到了!
决赛圈本来大概只是一个游戏里面的术语,现在成了沪上各种调侃打招呼以及得瑟的用语。刚开始的时候,不管环境也好,周遭的氛围也好,都还是比较轻松的,大家心态也比较放松,但是二十多天过后,再也没有心情来玩这种幽默了。
疫情猝不及防的到来
本轮上海疫情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记得上一轮最后一场是第111场则是1月24日开的,应该就是全球最小中风险奶茶店的那次了,创造了精准防控的上海模式。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因为我工作的大楼可能有一个次密接,我们大楼全体测了2次核酸都是阴性也就结束了。也就是那次,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密接,什么事次密接,什么是高位筛查人群。我们更加明确了戴口罩对自己的保护。
然后,然后就突然的,没有打一声招呼的3月1日迎来了第112场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这次的开端是普陀区发现了一例确诊患者。当时也许无人在意,也许跟以往发现的病例一样,流调密接次密接高筛人员,生活仍然会像往常一样继续。结果猝不及防的,阳性、无症状患者开始躲起来了。到今天上午十点已经召开了第131场新闻发布会,3月几乎每天一场,近一周更是准时到每天上午十点钟每天将近一小时。
从三月一日开始,越来越多的小区进入了闭环管理封控的状态,不管是什么名义,都是进出收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先是重点区域封控,然后18-20日开始对所有非重点区域开始网格化筛查,进行了网格化清零政策。网格化筛查是不能限制进出的,如果有医务人员或者看病的人员,是不能阻拦的。经历了1-20日的网格化筛查,其间依然可以进出小区,自由上班的人员就叫奋战在决赛圈。当然了,奋战在决赛圈的人也不是有特权的,依然要在医院检测核酸。我们从1号开始就每周测2次,14日开始更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测核酸,每天要凭借前一天的核酸报告才可以上班,上班必须两点一线,已经做到了既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也做到了防止病毒的进一步扩散,不可谓不谨慎了。
20日网格化筛查结束后,我满心欢喜的期待着拐点的到来,但是每天筛出来的感染的尤其是无症状感染的患者仍然居高不下,说明这次疫情跟以往的不太一样,omicron的传染力比之前预想的可能还要强。昨天晚上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核酸筛查,我们小区也再一次进行了严格的封闭管控。
居家工作对生活主要考验的是什么呢?
1.战略物资储备问题
很多人认为首先是情绪的调整。我不这么认为。同为打工人,我们要考虑的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自己的生存问题,也就是家里的战略物资储备。战略物资很简单,最最基本的就两点,吃的和用的。一个人对自己或者整个家庭每天吃的和用的消耗量以及消耗的弹性要有清醒的认识。说起来很容易,不到关键时刻不知道,发现挺多人都对个人或者家庭吃住用行没有合理的规划,我也不例外。我觉得我已经比较注意冰箱里面买菜了,但是依然没有做到长达14天的囤货准备。而且翻了一下我家的库存,普遍存在有些经常吃的没有囤够,还有不少的东西平时不怎么吃。另外,还有一点,就像冷是一回事,我妈觉得我冷又是另一回事。囤货的充足需要满足2个要求,一个是实际需求,另外是心理需求。
如果一部分的需求变成了一定数量的人的需求,那么小事就变成了大事。这就是目前爆发的买菜难问题。我一周之前就已经买不到菜了。但是今天之前还可以出去,所以还可以在工作单位附近买点吃的,幸亏我上周略囤了一点菜。今天在家工作了一天,看上去一直在家,根本也没有空研究买菜,晚上研究了一下,要么不配送,要么团购,起送份数不够。今天买菜以失败告终。本来很淡定的心情,不由得恐慌了起来。然后社交聊天平台上跟朋友们聊天的日常就只有你买到菜了么?大家能够分享的也就是各种攻略,效果也很有限。
现在封闭的小区基本上都是不能直接拿菜。我们小区是外面拿进来,保安递进来,放到小区里面的货架上,我们才能拿到。站在窗口,看着有人拿菜进来,不由得暗自羡慕,然后只能盘算着自己的口粮,精打细算着每顿的食物,苦恼了起来。
2.居家工作中上班与下班的界限问题
我们封闭在家,不是为了休息的,是居家工作。如果不工作,分分钟影响自己的生存问题。我其实一点都不喜欢居家工作。因为大概只有我们自己才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工作,甚至比平时上班都忙碌。居家工作压缩了很多的时间,比如整理家务的时间,收拾个人穿衣打扮的时间,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但是也增加了一些时间,比如做饭吃饭洗碗的时间。其实计算下来,增加的是耗费时间,减少的是提升自己的时间。换句话说,其实居家工作的代价远远超过了上班。并且可能老板不会觉得你只是在家工作,他们只会觉得你在家,你很闲,如果放过你在浪费他支付你的工资。所以心理上,老板可能永远觉得你在占便宜。但事实上,不仅没有占便宜,反而成本更大。所以,其实老板可能想不到,不想居家办公的反而是我。
居家办公在模糊上下班的界限。之前上班和下班泾渭分明,如果占用你的休息时间工作,是很好区分的,即便不算你加班值班,也起码说起来是额外的工作。但是居家工作就不一样了,貌似24h时间都变成了工作时间,布置起工作来,已经完全不看时间,我们也不得不24h工作,就仿佛是在办公室住宿,都是一样的苦不堪言。还有一些专家还说居家工作也要在乎自己的形象,我觉得工作都做不完,何谈自己的形象,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是希望封控赶紧结束,再也不想居家工作了。
3.第三才是情绪的稳定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整天都在担心明天的饭碗问题,如何才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呢。所以其实我觉得情绪是最不重要的。我们也很想生活在某些悬浮的电视剧里。在那些电视剧里,根本不需要天生丽质,也不需要才高八斗,甚至也不用一个好工作,就可以住大house,欣赏着美景,每天就知道谈恋爱。不过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就看看剧做做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骗自己都骗不下去了。
说句实话,我的情绪其实很稳定。我也没有兴趣听宛平南路600号的直播。我就想着趁着这次封控,跳跳操,节节食,减减肥,完成我之前完不成的任务,如果真的能够掉秤10斤,那可真是意想不到的开心了。虽然也知道不可能,幻想一下总可以吧。
第一日的一日三餐
以下是我今天的一日三餐,不过我已经翻过我家的库存了,估计也就是每况愈下的水平。预计今天大概是最高水平了,一定要mark一下。后面可能就比较惨淡了,不过苦中作乐苦也甜呀。
好了,不说了,继续抢菜去。
祝我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