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大于一切。有了好的关系,一切也就容易解决,教育就会变得简单。
在说建立新的亲子关系模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旧的关系模式是什么样的。可能有的家长还停留在“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这样的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当然了,这样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是全部错误,必要的时候也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是不要以“打骂”为主要手段、以“棍棒”为主要教育工具。
现在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好转,家长们的知识文化水平越来越高,教育理念也越来越到位。很多的家长都已经在开始学习,在向着智慧父母的方向转变。
在远离打骂和丢掉棍棒的同时,又有一些家长出现了一些过犹不及的现象,过于宠溺孩子,和孩子界限不清。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而夫妻分居,由一方陪孩子到城里去读书,或者有的家庭直接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寄宿学校。还有的父母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却让孩子在温箱中享受着优越的条件。家长可谓是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的,可是有时候效果却往往不是怎么理想,孩子不珍惜当前的生活,对父母不尊重,甚至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不知感恩、亲子关系不良,这样的教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因此,亲子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亲子关系不好,哪怕家长给孩子供给的再多,也教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因此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刻不容缓。
第一是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注意。
任何一个人都有被关注的需求。哪怕是小婴儿,他也会用哭的方式寻求家长的关注。每一个阶段孩子的表达方式不同,究其根本人人都是需要被关注被注意的。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更多的用肢体方式进行关爱,比如说抱一抱孩子,亲一亲孩子,这会让孩子感觉到她自己是被关心的,被注意到的,她的安全感就会充足一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尤其是进入的青春期之后,可能他们不大喜欢肢体的交流,这时便可以更多地采取语言交流的方式,交流时以引导为主。可以多问问孩子: 今天什么事情让你最快乐?什么事情让你印象最深刻?多问问孩子: 你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认为的?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思考能力,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总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式给予足够的注意,可以让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都更加稳定。毕竟,温暖与真情可以使一个人充满力量和信心。
第二,容许孩子有犯错误的空间。
有时候孩子犯错后会推到别人身上,甚至把一些事情推到家里的小猫小狗身上。他们为什么不敢承认错误呢?那是因为他们害怕,害怕说出了真相之后家长会严厉的批评、指责、训斥。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便采取撒谎的方法,甚至推卸到他人身上。
家长允许孩子犯错,其实是在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给孩子释放出空间,建立容错机制,孩子就会变得很诚实,敢于承认自己的问题。因为允许就是宽容,就是接纳。孩子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要协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可以问问孩子: 这件事给别人带来的困扰是什么?要如何为这个行为负责?该如何来弥补?下次怎么做才不会重犯?等等。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导孩子看到错误背后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说作业做到很晚,那就说明孩子在时间管理上还有进步的空间。再比如说孩子和同学打架了,说明还可以更好地学习如何和别人相处等等。就在这样宽容的环境下,孩子才不会因为害怕犯错而去推诿。遇事情之后也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第三要重视同伴的意见。
对于小学高年级甚至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是自我认同和同辈认同。他们会特别重视同伴的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不妨和他一起走进他的朋友圈,伺机邀请他的朋友到家里来玩,和孩子的好伙伴儿们建立联系,这样做一是可以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二是孩子不容易在交友上出问题,三是在关键的时候,孩子的小伙伴儿已很有可能会帮上大人的忙。
孩子的改变主要不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多数的改变是通过孩子自己选择做一些不同的事情而发生的,而亲子关系就是促成孩子自发改变的基础和动力。
温暖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每个家长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礼物。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学做智慧型父母,为建立新的亲子关系模式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