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看了这本书开始跑步,我则是在坚持日日跑步一年半之后听闻这本书,于是立刻找来一读,与村上春树立刻成了挚友“的感觉哈哈!侃侃而谈,很享受。村上春树毕竟是靠笔杆子吃饭的,跑步这事儿,被他用诚实、冷静又带点冷幽默的笔调写出来,透彻地说出了很多我这一年多来的感受和体会。当然,我的那点训练量比他一半还差一点,不过不影响我们产生共鸣。我跑步的初衷完全就像他所说的,仅仅为了强健一下体魄,有个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坚持下来,也如他所说,跟意志力什么的没啥关系,仅仅就是因为跑步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痛苦的事,而且是有些享受的(当然,对我来说,这个享受大概是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才慢慢开始有的)。我也和他一样坚信,”无论何种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一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量变到质变吧)。
熟悉我过去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跑步从来就不是我的事儿。我一点儿都不跑,没有理由,就是不行。跑不到几百米就上气不接下气,肚子疼,喉咙干,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跑步。然而随着步入人生下半场,逐渐认识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便是,好的生活质量必需得有强健的体魄来支撑;看看身边比我大十几、二十几岁的被我奉为“偶像“的朋友,都是那种浑身散发着健康气息,充满活力,坚持体育运动的朋友;我想着自己也要向他们靠齐才是,于是和村上春树选择跑步的理由一模一样:”便利,不需要什么器材,不需要什么同伴,只要一双鞋,一条路就行”。当然,家里先生和孩子的也都热爱运动和健身,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开始跑起来,一开始的几个月很痛苦,一点都不夸张,跑不出几百米就不行了,肚子疼,喘不上气,又因为大口吸气,不一会儿后喉咙又受不了了;慢慢调整,呼吸好了;腿又沉重的不行;有时候实在受不了,尤其是上坡的时候,还要走几步。一年多下来,除非很特殊的情况,每一天都跑;外出旅游有条件也跑;下雨就穿雨衣跑;一年半过去了,现在跟那个时候对比,同样的距离下来,呼吸、心跳居然还很平稳;原来感觉到吃力的上坡,现在腿部并不觉得很吃力,一步一步就跑过去了;Grouse Grind也从两年前没跑步的70多分钟提高到现在的61分钟,的这个变化是很明显的,我也很欣喜,越发有了要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跑步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
不计较输赢,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
跑步时独处,任由思绪飘动,“思绪就像天际的云朵,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
也有想偷懒的时候......
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
等等这些话语,真的都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村上春树每年跑一次马拉松,到出这本书(2007年)为止,跑了26次马拉松;书中还记载了他一次跑超级马拉松100公里的经历;后来他又开始挑战铁人三项,这些都是我望尘莫及的;然而,半马似乎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目标似的,只是还没想好。
相比较他的小说,我更喜欢村上春树这种随笔类文章的坦率、诚实和不拿自己当回事儿随意。打算找他其他的几本随笔来读。这一本,推荐给已经在跑步的,或者想要跑步的朋友们。
推荐指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