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非洲》是1985年的美国影片,拍摄地肯尼亚,曾获得了包括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摄影等7项奥斯卡大奖。
因为这是一部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项的影片,所以曾经跟风看过,看的时候,觉得电影琐碎又凌乱,片子里的爱情也不是想象中的爱情,所以并没什么感觉,看过就忘记了。这次是因为听莫扎特的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所以又去看了一遍,才发觉有很多东西是以前没有看到的。
首先是影片的音乐,电影的配乐约翰•巴里是英国著名的作曲家,专长电影配乐。他曾获得过四次奥斯卡电影最佳配乐奖。其中的一部就是《走出非洲》。另外《007》系列和《与狼共舞》都是他的作品。
在《走出非洲》这部影片中男主人公丹尼斯是莫扎特的热爱者,无论到哪里,即使是去打猎,他都带着留声机和莫扎特的音乐。于是约翰•巴里选择了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作为影片开始。影片中有很多后来流传很久的主题曲,如《因为我爱你》《我有一个农场》等。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弥留之际的凯伦,她用苍老的声音深情地回忆在非洲的生活和生命中最爱的那个男人丹尼斯。这时候《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缓缓地响起,世上的一切那么美好,生命中有欢欣和痛苦,有悲伤和忧愁。 而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记忆中最难忘的那一部分,现在留下的是平静的回顾,就像天鹅临死之前悠长的悲鸣。莫扎特的天鹅之歌放在这里真是无比的合适。
影片吸引我的还有非洲的风光。据说这个片子是在非洲肯尼亚拍摄的。影片中凯伦的农场就在肯尼亚的贡嘎山下。这里的景色粗犷美丽、多姿多彩,有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珍禽鸟类、植物树木。有积雪冰川、广袤的草原有茂密的森林。有各种动物在草原上奔驰的场景,有狮子与人的对峙。在黎明的熹微中,雾气迷蒙的景象;在残阳如血的背景下,人物和动物的剪影,特别美,特别具有浓郁的地域风味。
影片还能看到文化的差异。让人认识非洲的黑人。在我们的印象中黑人往往缺少文化、迂腐愚蠢。但影片中的黑人却给人很神秘的印象,给人智慧的感觉。例如影片中有一段是凯伦与一个当地的土著基库尤族的小孩的对话就很有趣。凯伦让那个孩子去治疗腿上的伤:
“伤口已经恶化了,你应该去医院。”
“也许这条腿很愚蠢,可它就是不想去医院。”
“去不去医院是它的事,可如果你带它去医院,我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明智的人,而这样聪明的人,我会希望请他帮我做事,付给他工钱。”
“像这样聪明的人,你会发给他多少工钱呀?”
“肯定比他放羊挣得多。”
“我会和这条腿商量一下。”
用不上我注明对话的双方,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对话的各方是谁,这样的对话充满了一种机智。
在影片中我们还能看种族的歧视和压迫。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想了好久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影片的题目叫做《走出非洲》而不是《走进非洲》。有人说这个影片与其说是爱情片,不如说是一位女人的史诗。因为这个影片就讲了凯伦从一个爱慕虚荣的富家女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走进非洲,然后在非洲她独立地经营一个咖啡庄园,与土著黑人慢慢地从敌意到友好地相处,她带着两大车的物资经历与狮子争夺马队的战斗将物资送到战争前线,她经历了梅毒的生死折磨,她还经历了在狮子的口下逃生,她爱上了热爱自由的丹尼斯,她慢慢地变得独立,自主。后来一场大火让她失去了自己的农场,丹尼斯又在一次飞机失事中丧生。
走进非洲她经历了如果呆在丹麦根本不可能经历的事情。因为走进非洲,她成了一个阅历丰富,沉着坚定,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的女子。她成熟而稳重,坚定而自信,这是一个女子成长的经历。因为这种成长宏大而沉重,所以有人说是女人的史诗也确实不错。
但是为什么不是走进非洲呢?这一切不是走进非洲所带来的变化吗?
或者是因为影片是从一个老妇人的口吻叙述整个故事的?是她在走出非洲之后的回忆?是因为走出非洲才发现这段人生的旅途对她一生的影响无法磨灭,她始终无法走出心中的非洲?或者是还隐含着非洲是人类的摇篮,人类走出非洲是人类走向发展和文明的途径?
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但不管是走进非洲还是走出非洲,这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的影片,值得你去一看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