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在这个风云交际的时代,历史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了吴三桂。这一年吴三桂33岁,本该挥斥方遒、风华正茂的年华,但在过去的几年中吴三桂身心承受着重重重压。即使远在关外,吴三桂也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个曾经风光无比的帝国,正在迅速地垮塌。
公元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国号大顺。随后,亲自率领十几万大顺军,渡河北上,直指京城。
此时,大明王朝北方的军队,早已丧失殆尽,面对这个千疮百孔的帝国,吴三桂手上的三万关宁铁骑,成为了崇祯手上最后的稻草。
公元1644年三月初六吴三桂收到皇上诏书,命令立即放弃关外,进京勤王。吴三桂拿着这个有着赐予自己平西伯,这个尊贵称号的诏书,心里久久难以平复。
难道真的要放弃这个生了我、养了我的故土吗?辽东,我的势力,我的根基都在这儿,都要消散在这关外了。
皇命难为,报国杀敌、忠君为民,这不正是儿时父亲的谆谆教导,这不正是自己名留青史的毕生理想。吴三桂平复内心的不宁,没有犹豫。
公元1644年三月十一日,吴三桂率领自己的三万关宁铁骑和几十万“箪食壶浆”扶老携幼的关外百姓,以日行50里的速度,缓慢地向京城前进。三月二十日吴三桂率领的这个军民结合的庞大队伍,才行进到河北丰润。
这天傍晚,晚霞凄迷,暮色昏暗。吴三桂坐在中军帐中心焦如焚,忽听账外有响马进来报告。
“闯贼昨日攻破进城,大明皇上为国殉难”,吴三桂怎么也想不到,城高池深、固若金汤的京城,能这么快陷落。
“大明亡也,大明亡也、、、、、”,持久的声音在吴三桂那个混沌的世界中,久久回响。吴三桂怎么也不愿相信,昨天他还是那个杀敌报国、忠君爱民的平西伯,今天他就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回、无国可忠的丧家犬。
“平西伯,吴三桂,忠君为国的名声,名留青史的荣耀就在眼前,你还在犹豫什么?”
“皇上,皇上,你已经殉国了,国没了,国没了、、、、没了、、、”吴三桂跪在地上哭泣着,喃喃自语。
“平西伯,吴三桂,你想背叛朕?背叛朕吗?”崇祯怒不可遏挥着尚方剑向吴三桂砍杀过来。
“啊!啊!啊!”吴三桂从深夜的睡梦中惊醒。大明亡了,自己忠心耿耿的皇上也已经驾崩,他也成为了一个无国无家的丧家犬。
吴三桂悲痛不已,但他知道自己在此时必须抛弃心中的悲痛,为了这三万关宁铁骑,为这几十万的百姓,为了深陷京城的吴家做出选择。
吴三桂立即下令迅速撤军,退回山海关。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历史转折口,命运把吴三桂掀到了波涛汹涌的浪尖上,他成为了顺清争战的历史上最重要的砝码,山海关也成为了顺清必争的之地。
吴三桂掌控着这个依山背水、易守难攻的雄关,坐看着顺清两国相争,吴三桂内心不知何去何从。
一个是亡国弑君的逆贼流寇,一个是异族国家,大明的世仇,吴三桂内心挣扎迷茫,天下虽大,可我该往哪里前行呢?
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派来劝降的使者,抵达三海关。使者不仅带来了投降封候的檄书,还为十四个月没有发军饷的关宁铁骑带来了四万两白银,这对于饥寒交迫的关宁铁骑无异于雪中送炭,最重要的是使者还带来了一封父亲的书信。
这个身穿铠甲,自己打小敬重的父亲在信中写到“事机已失,天命难回,吾君已矣,尔父须臾。呜呼!识时事者可以知变计矣。、、、、、我为尔计,及今早降,不失通侯之赏,而犹全孝子之名。”
吴三桂终于为自己找到了活着的出路,做不了为国为民的忠君,那就做一个孝子。
公元1644年四月初四,吴三桂投降大顺军,把天下第一雄关山海关交给了大顺军,自己率领三万关宁铁骑进京归附大顺政权。
一路上吴三桂浮想联翩,想到自己从小崇拜的父亲,想到浓情似蜜的爱妾陈圆圆,想到封侯拜相的荣耀,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五月三日大军抵达河北永平西沙河驿站时,从京城老家逃难而来的仆人会给他带来这样的噩耗。
“大将军、大将军,我们吴家被闯贼攻破了。”
“那父亲大人呢?”吴三桂急切地问道。
“老爷他、、、他被闯贼抓进了监狱,严刑地拷打。”
吴三桂颓然地坐下了身后的椅子,喃喃自问道:“圆圆呢?我的圆圆呢?”
“夫人,她、、、她被刘宗敏霸占了。”
“什么!什么!”吴三桂不敢相信,泪如雨下、心如刀绞。
环顾仗内四处,怒发冲冠、发指眦裂,立身拔刀把身后的椅子砍个稀碎。
吴三桂怎么也想不到李自成会这么对他,这分明就是个骗降进京,铲除异己的圈套。愤怒和屈辱的吴三桂,立即降而复叛。
转身率领三万关宁铁骑,扑向了毫无准备的山海关中的大顺军。山海关的大顺军还没明白怎么缘由,已经被袭杀殆尽。
命运总是充满了悲痛,吴三桂他即当不了忠臣,也做不了孝子。在屈辱和愤怒中他选择了拔刀相向,分道扬镳。可愤怒屈辱之后的平静,历史又把吴三桂的内心带入了迷茫的深渊。
路在何方,忠臣?孝子?啊!啊!啊!路在何方?
吴三桂拔刀四顾,最终在悲痛和冷漠中他选择了抛弃忠君孝子的道德枷锁,选择了和三万关宁兄弟相互依存,相互抚慰!
他给父亲的决裂信中这样写道:“不肖男三桂泣血百拜,上父亲大人膝:、、、、、、隐忍偷生,甘心非义,既无孝宽御寇之才,复愧平原骂贼之勇。夫元直荏苒,为母罪人,王陵、赵苞二公,并著英烈、、、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哉?”
吴三桂抛弃了忠臣的气节,他抛弃了孝子的名称,吴三桂他抛弃了道德的枷锁,抛弃了自己的气节的尊严,做了逆臣,当了不肖子,他天真地以为这样,他就能摆脱命运的作弄?
可历史接下来又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连他那仅有的的相互依存,相互抚慰的三万关宁兄弟也在接下来的山海关大战中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