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我被调整到一个新科室。那一刻心情复杂,2个多月前刚从临时上班地回来,回到这个科室仅呆了2个月,现在又要变动。
这2个月在科室经历了一些不愉快,也无外乎就是那些事,而我却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冒失冲动的我。这事虽让人有些不愉快,但对于现在的我,根本不算什么,我也从未跟人提起,真是欲说还休。
如果有人主动问起来,台词我也想好了:公道自在人心。其实这事是影响到了我,我是在乎的,只是没整得心神不宁,顶多算是一个小梗,这就是用青春交换来的成熟吧。
这也让我看清了一个人,就当是又一个度我的人吧。不打算对这个给我穿小鞋的人作出我的主观评价,只慨叹女人为难女人的把戏,在这么小小的舞台上也要上演。
虽然不受待见,但是我没想着离开,只要没把柄给她可抓,我自可安身立命,刚好也可反过来催促我更加严谨要求自己,又何尝不是好事。
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我自有呆下去的理由,因为这个岗位的工作跟我的本专业——法律相关,所以我想趁机拾起已生锈的专业知识,因为此前自己刚想通,我需要好好用它。
我也做了大概计划,每天抽时间温习法律条文,熟悉专业的岗位工作。但是还没等认真开始执行,就已经失去了这个很好的机会。
似乎每每变动一回,都觉得可惜。叹息本来可以做成很多事,但终究没成。
这几年工作实在变动有点儿多,在ZF部门大概是这样,每每哪里工作需要,平时"放羊"的那个首先去补位,我就是这样被调来调去的。
一开始难以适应,似乎被动了一点点"奶酪"都受不了,但终究发现事情不能改变。也许是上帝赐给了我勇气,让我开始学习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而且越来越坦然。
例如上半年被临时抽调到上级部门上班,因为离家远了,我挺不乐意,但也给自己的这段时期作了一个目标计划,一是跟周围久未联络的领导、同事重新熟络,二是熟悉周边的环境,争取去一个地方,熟悉一个地方。
这似乎是对付变动很好的办法,随遇而安。
虽然这次在上级部门上班的目标计划没完全实现,就被召回了,有点儿遗憾,但自己确实收获了很多,还新认识了一些来自不同部门的同事。
也许因为随遇而安,那感情对过去也不会太留恋,更多是往前看。
所以,我回来单位很快适应了新岗位,并做了一些事,只是氛围有些压抑,没想到只过了2个月这么快就跳出了这个氛围迎来了转机。
但对于我似乎也没有欣喜若狂,觉得都可以。这"都可以"真是太好使了。新工作需要每天有一半时间往外跑,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
以前总一天到晚呆办公室,但随着年纪增长,我越来越转向能与人面对面交流打交道,现场解决问题的工作。而且对我们这种年纪,更需要身体健康,出去不但可以开阔视野,更可以活络筋骨,保持视力,增加步数,真是太好了。
这样我又欢欢喜喜地投入了现在的工作,而且现在工作氛围比之前好了一百倍。
雷打不动的是,下班就要回家陪孩子。还有做自己喜欢的阅读写作。
也许现在的我,就是活在当下的样子吧,感恩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