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是藉秋风
首先申明“知行合一”是基本原则,王阳明说一念动处便是行,貌似扩大了甚至混淆了知行的边界,其实,真正的智慧正在于此。事实上,把知和行分开是愚的根源,王阳明之所以借用“知”和“行”这种语言,完全是像佛陀一样用“语言”来开示众人,属于“方便般若”。
下面标注的内容来自《传习录》,其余是我的译读和体悟。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特别要注意,这个提问句中的“知识”并非指具体的知识,而是通过做学问,剔除掉知识其余的部分,即通过具体的学习对本心的“存养”和“致良知”,“长进”虽然并非知识本身,但是离不开对具体知识的学习。
这句是在问:虽然有可能学习的具体知识在增加,当然,更坏的可能性是就连具体知识本身也没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在“致良知”的道路上停滞不前应该怎么办?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王阳明说:“做学问必须要有本原,必须从本原处用力,并且做学问不能着急,循序渐进,慢慢才能看到效果”。
这里的“为学”是为往圣继绝学,不是一般的学问,其实就是王阳明说的“致良知”的学问。
接下来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到底为学的本原是什么?
朱熹说过一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是朱子认为本原是事事物物,大道要在事事物物上寻求。与此相反,王阳明认为“心即理”,本原在于人的内心。对王阳明来说,龙场悟道悟到的主要是“心即理”这一思想,在“心即理”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学说。一言以蔽之:“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王阳明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身体的主宰是心,心的发动便是意,意的本体便是知,意的所在便是物。心自然会知,这就是良知,不用外求。说到这里,有人会问,为什么一般人到不到王阳明说的境界。那是因为常人不能无私欲的蒙蔽,所以人人心中有个圣人的良知,只不过被私欲蒙蔽罢了,战胜私欲恢复天理就是“致良知”。
本原找到了之后,所做的就是从本原处用力,“盈科而进”。
再来解释一下“盈科而进”这个词,出自孟子《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
孟子说:“源头里的泉水滚滚涌出,日夜不停,注满洼坑后继续前进,最后流入大海。有本源的事物都是这样,如果没有本源,像七八月间的雨水那样,下得很集中,大小沟渠都积满了水,但它们的干涸却只要很短的时间。
这就启示我们:为学必须要从“心”本原处用功,时时刻刻学习,持之以恒。
王阳明在论述各种问题时擅长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解。接下来王阳明用“婴儿”作为例子来比喻。
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
“水”和“婴儿”可以算作《道德经》中老子最推崇的两种事物。在道德经的第十章中,老子说:“谁能使灵魂与真道合一,毫无离隙呢?谁能使血气变得柔顺,像婴儿一样呢?谁能洗净内心的杂念,透亮如明镜呢?”
王阳明说:“道家用婴儿作比,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譬如,婴儿在母腹中,纯是一团气,有什么知识?脱离母体后,方能啼哭,尔后会笑,后来又能认识父母兄弟,逐渐能站、能走、能拿、能背,最后天下的事无所不能。这都是他的精神日益充足,筋力日益强壮,智慧日益增长。这并非从母体娩出后所能推究得到的。”
故须有个本原。
所以必须要有个“本原”。这如同种树时必须要有“种子”。种树时如果种下去的不是树种便不会成树,为学时如果没有找到本原处用功,便不会有所长进。
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再来解释一个大名鼎鼎的词汇:“未发之中”。
这个词出自《中庸》首章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喜欢、愤怒、悲哀、快乐等各位情感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并且合乎法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秩序秩序井然了,万物就生长发育了。
这段话是《中庸》的总纲。《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中庸》后面的内容全部来解释这段话的大义,如果能理解上面的“未发之中”也就理解了“中庸之道”。
再解释一下“存养”的意思。
出自《孟子》最重要的《尽心》章节第一段话。
孟子说:“充分发挥人的善良的本心,就是知晓了人的本性。知晓人的本性,就知晓天命了。保持人的本心(存心),养护人的本性(养性),这是侍奉上天的办法。无论寿命长短,都不三心二意,修养自身,等待天命,这就是用以安身立命的方法。”
从上面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心即理”,除去蒙蔽在世人良知上的私欲这个观点与孟子“存心养性”一脉相承。
圣人能让天地定位、万物化育,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养得来。后世儒生不明白格物的主张,看到圣人无所不晓,无所不会,就想在开始时把一切彻底研究,哪有这番道理?”先生接着说:“立志用功,宛若种树。开始生根发芽,没有树干;有了树干,没有枝节;有了枝节,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果。刚种植时,只顾栽培浇灌,不要想枝,不要想叶,不要想花,不要想果。空想有何益?只要不忘记栽培浇溉的功夫,何愁没有枝叶和花果?”
王阳明指出了初学者最容易的误区。即,宁心静气并不是“未发之中”。当宁静时,只是气不动而已,只依靠宁静,只怕会生出喜静厌动,厌恶实践的毛病,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心中存了多少毛病只是潜伏着,终究不能克服,遇到具体的事情必然会表现出来。
小结
所以王阳明关于“为学”最重要的思想是在为学的本原上用功,时时刻刻在“未发之中”中庸之道上“存心养性”,当然,最忌讳“缘木求鱼”和“急功近利”两点。
———且待下回分解———
在下非是藉秋风。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为您呈现深度阅读的平行世界。
我会珍视您的每一条评论;
如果本文使您受益,请酌情点赞、关注、分享或打赏↓↓↓(*^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