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就听说过这本书,可惜一直没有付诸实践。这段时间准备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时候,发现有不少的学者在在深层的文化维度上分析中国人的信任状况时,尤其是剖析原因时,都引用到了费孝通先生在其著作《乡土中国》里的论述。承国学之肇基而历西学之流变,费孝通先生那一代学人所达到的高度,至今无人企及。这本书相较于之前看的翻译过来的外国哲学和社会学书来看,语言要通俗易懂得多。或许也是因为讲得是咱们中国老百姓的故事,所以尽管书中不乏深刻理论的支撑,给人却是深入浅出的感觉,读起来更能产生共鸣,甚是享受。
这本书我首先花了两到三天的时间进行了跳读,知道这本书总共是十四个章节。从“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直到“从欲望到需要”,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前面八个章节都集中在一种“凝固性”特征上,由于植根于乡土带来的不流动性,使得乡土社会在费孝通先生的描绘中成了一幅凝固的社区画卷,这构成了与现代社会的鲜明对比。而正相反的是,后面六个章节给人一种“变迁性”,或者说是移动性,变迁的过程虽然缓慢,却也是不可遏止的,因为这种变迁是受内因的变化(这种内因的变化来自于人类知识水平的提升及由此带来的文明交互渗透及碰撞)而发生。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这种近乎白描的、生动而传神的叙述,在当今功利盛行的浮躁社会,显得弥足珍贵。这本书费孝通先生就是一位经历时光沉淀后把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的故事徐徐道来的睿智老者,读着这充满哲理而又朴实动人的语言,令人身心舒畅不已。
第一章“乡土本色”,阐述的乡村社会的高度凝固性(不流动性),进而导致的地方性,人与人的高度熟悉(熟人社会)、人对社区规则的高度熟悉(从心所欲不逾距)。
第二章“文字下乡”,阐述文字在乡村这一高度熟稔的社区中之不必要性,“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乡下人‘聪明’起来”。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在乡村社会里,乡民们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活动和联系都是很频繁的,并且时常处于面对面的直接性的沟通交流中,这就使得作为人类交流沟通媒介的间接载体一一“文字”在乡土社会处于一种非必要状态。在乡土社会这一基层上,在这熟人社会里“语言”似乎就可以代替“文字”的功能了。因此文字在乡村这一高度凝固的社区中之不必要性,因为“语言已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的‘过去’的累积”——这句话在我看来,具有终极的哲学意味。
第四章“差序格局”,费老仅仅引用一句“伦者,水文相次有条理也”,就生动地描绘出了在乡土社会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伦格局。正是在这种推浪式的差序格局中,是非、道德、利害开始变动不居却又有迹可循——即便是在当下,这也足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乡土社会的钥匙。这种“差序格局”造成的人情社会,如何进行“法治”?到底是“人治”还是“法治”,这是当今法制建设需要阐释的首要问题。费老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熟人社会”强调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力、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浅程度,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利目标,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询私舞弊等。
第五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是从道德层面对差序格局的具体阐释。“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恭宽信敏惠谓之仁,而“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情、理、法交融,即使我们不愿去正视它,它仍旧是逃脱不了的桎梏。
这几章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乡土中的“熟人社会”,让我联想到了当今的“陌生社会”。在当今的社会中,传统的熟人社会已经不复存在。相反的,人性冷漠、互不信任增加了社会运行的成本。老人摔倒无人相助,人与人之间处处提防,对待他人“麻木不仁”,对待亲人“六亲不认”。社会道德严重下降,只知道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吃不得半点亏,受不得半点委屈。另外,费老提出的乡土中的“熟人社会”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原本的熟人社会结构被打破,日趋“空心化”,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长年的背井离乡生活,剩的只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在的农村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