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之感——回归内在,静中得心
此文读明代徐上瀛著、现代徐樑编著的《溪山琴况》之“静况”后的思考和延伸。此书由原文、译文和编著者点评组成,原文精彩、点评也很精彩,是我读了好几遍的一本书。我在喜马拉雅里有朗读此书,这里仅将静况的原文和译文放上,其他内容大家可以购买此书看或者到喜马拉雅APP里听。虽然这里的静是从古琴出发,但“静”确是与每人都相关的,因此本文除了与琴有关的静,另有我自己体验过的生活中身心得静之法的分享。
具体分以下三个大内容:
一、引言:包括静况原文、译文及其他关于静的一些阐述
二、琴之静:静观丝桐、静听琴韵、静抚冰弦
三、生活之静:专用静心方法、日常静心方法。
徐青山(即徐上瀛)《溪山琴况》第二况——静况之原文:
抚琴卜(bǔ)静处亦何难?独难于运指之静。然指动而求声,恶(wū)乎得静?余则曰,政在声中求静耳。 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此审音之道也。盖静繇中出,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挠,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澹泊宁静,心无尘翳(yi),指有余闲,与论希声之理,悠然可得矣。所谓希者,至静之极,通乎杳渺,出有入无,而游神于羲皇之上者也。
约其下指工夫,一在调气,一在练指。调气则神自静,练指则音自静。如爇(ruò)妙香者,含其烟而吐雾;涤岕(jiè)茗者,荡其浊而泻清。取静音者亦然:雪其躁气,释其竞心,指下扫尽炎嚣,弦上恰存贞洁。故虽急而不乱,多而不繁;渊深在中,清光发外。有道之士当自得之。
译文(徐樑)
弹琴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又有什么难处?难只难在运指之“静”。但是手指运动就是为了发出声响,又哪里能够“静”呢?我却要说,正是要在声中求“静”。出音猛厉会让人觉得运指浮躁,出音粗暴会让人觉得指下重浊,出音希微会让人觉得指下宁静:这就是鉴别声音的方法。因为“静”是发自内心的,声也是从内心产生的,如果心里充满杂念纷扰,手上也似乎有东西有阻挠,以这样的状态来弹琴的话,又如何能够获得“静”?只有涵养很深的人,内心澹泊宁静,全无杂念障蔽,指下从容不迫,和这样的人谈论大音希声的道理,才能参详其中的真谛。所谓“希”,就是静到极点,通向深远,进而出入于有无之间,神游于悠然自得的理想境界之中。
归纳其下指功夫,一方面在于调节气息,一方面在于练习指法。气息调节自如,那么精神自然就能静;指法练习纯熟,那么取音也自然而静。就像点燃妙香,烟被含在炉内,而吐出来的是清雾;冲泡名茶,荡涤掉的是浊质,而倒出来的是清汤。取“静”音的方法也是这样;除去浮躁之气,弃却争竞之心,指下扫尽热闹喧嚣,弦上留下的便是纯净。所以即使弹得很快也不会纷乱,即使声响很多也不会繁杂;内心深远沉静,表现出来的则是清妙的光泽。有修养的人自然会领悟到这样的境界。
摘录的一些对“静”的阐释:
“静”中含生生不息之大气,非如朽木衰草之枯寂。
道家《老子》:致虚极,守静笃。
儒家《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大学》: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禅宗: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
苏轼《送参寥师》: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静而能万,静而能一。静因能一,故而能万。
水静如镜,心静亦如镜 。静能映万物而不滞,静能察万态而随应。
徐青山:当先肃其气,澄其心,缓其度,远其神,从万籁俱寂中泠然音生 。
静从小里说与我们的神经、血液、呼吸、内脏等都相关,静有利于身之健康、心之平和。往大里说静便是一切、是万有。
二、琴之静
既然是琴况的读后感,而我此文最开始也是在我的古琴学生群分享,因此先聊聊琴之静。
1、静观丝桐。
丝桐即古琴的别称,先看看琴器中的静。琴之九德是说一张理想的琴,应具备九个特征,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其中的静指的是“无杀飒以乱正声”,意思是所斫的琴本身不能有沙音、打板音,以及听着就很躁的音。古人说动听动心的琴音需要:良材、善斫、妙指、正心。前两项指的便是琴器所需,即首先选材上要选用至少上百年的良好适用旧木材,以及不用化学漆而用大漆、用八宝灰(各类矿物等)等自然之料,弦则最好用的是丝弦。其次需善斫,即不是工厂流水线生产,而是由具备高超技艺的斫琴师根据木材特色、跟随天气等有针对性地、耐心地花费两年左右时间而斫得之琴。这样的琴集百年之沉淀、自然之物华、匠人之匠心于一身,集矿物界(八宝灰中的材料)、植物界(木材、漆树上而来的大漆等)、动物界(蚕宝宝吐的丝)及斫琴之人的能量于一身,似乎将整个宇宙涵括在内,未弹先可观琴而静。
2、静听琴韵
琴有琴声、有声后之韵、有韵后之余韵、有余韵之后的无声。“在中国的各种乐器中,论整体音色的沉厚和音色层次的丰富,古琴当居其首。但音色沉厚和丰富的另外一面,就是其音量很难达到舞台上直接演出的效果(丝弦更是如此)”。琴声的音量就是在家里深夜练琴也不用担心会打扰到别人的那么轻。这样的音量音色不是“唱歌”“表演”,更接近“说话”“交谈”,是与自己内心的交谈,是与二三知己小聚之交谈。而琴声后的琴韵、余韵、无声则更是需用耳静听,用心静听,方能得其味。
若是在安静的环境中如空山、深夜听琴,更加容易静听,各种韵味也易得。而若是在在嘈杂的环境中如何听琴声琴韵呢?当然不是要将其放大音量来听(比如有些琴扩大槽腹、减薄灰胎等,让琴声更响,这样的琴我个人不喜欢,因为在自己独自弹奏时这样的琴声太响、回音太久,听得我头疼),而是让自己入静来听,凝神静听。运用“双重感知能力”,即路口车水马龙、楼下人声鼎沸,在这样的闹中一边能听到各种嘈杂声,一边能专注地全神贯注的听琴声而取得静。
故而听琴弹琴本就要得的是静中之趣、恬澹之趣:“每山居深静,林木扶苏,清风入弦,绝去炎嚣,虚徐其韵,所出皆至音,所得皆真趣。”(澹况中所言)
❖ 白居易《好听琴》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
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我们听心的声音,何尝不是如此。头脑的声音非常多也非常响亮,以至于如果不能静下来听、不专注地听,心的声音经常会听不到或听不清,因此要听到要听清心的声音也是需要凝神静听,需要能静,静后方得万物之声。
3、静抚冰弦
冰弦也是古琴的一个别称,弹琴时如何从静而弹,如何弹而得静。
先从:身体静、手静、呼吸静、心静方面讲。
再从:弹琴前、弹琴中、弹琴后的静方面讲。
身体静:身体稳稳地坐着,未弹时整个身姿上透露出重心安定的感觉,双脚踏实地放在地面,弹奏中身体依然要保持在定静中。弹琴时要注意不能犯的毛病,引用唐代薛易简的弹琴之七病,其中有三个与身体有关:第一弹琴之时目睹于他,瞻顾左右,第二摇身动首,第三变色惭怍,开口怒目。弹琴不是表演、不是演戏,弹琴首先是弹给自己听,是娱乐自己,因此身体表情都无需大动作,只需呈自然放松稳定状态弹奏即可。
手静:文中 “声厉则知指躁,声粗则知指浊,声希则知指静。”这里讲究的是手指的静,手指静的前提是手松,要做到每个指法弹前弹后都是放松的,手指基本指法要熟练,以及弹奏时每个音都带着关注从容地落指。文中“心有杂扰,手有物挠,以之抚琴,安能得静”。手有物挠,指手饰过多、指甲过长、琴弦不洁,或因心不静引起的手似有物挠。因此手要做到静,就要避免手上的物挠。
呼吸静:在开始练第一个散音时,就开始去试着与呼吸配合。放慢呼吸,去体会呼气时的放松、沉带动左右手的落指。呼吸须是轻柔的、缓慢绵长的。
心静:心静带动音的静,音静带动心更静,互相作用。若能心无杂扰,专注在当下的弹琴,自然就是心静音也静。当然不是一定要先心静下来才弹琴,而是在弹琴时因声求气之间进入音乐,用手弹、用耳弹、用心弹,就自然会忘怀身外的一切,在琴声中达到静。
再从第二个分类讲讲弹琴之静。
弹琴前:净手、整衣、焚香、拭琴、调音、调整坐姿,调整呼吸,然后开始弹琴。在净手时去感觉水在手上的流动感,去感觉尘垢被冲洗后的洁净感。整衣则为了避免身体或手 有物挠,避免因为袖子、手饰等的影响而使弹琴时分心。焚香静对,香须用自然物材所制之香,这样闻着自然界的香味,看着烟雾随风而动,心自放柔放缓,使人入静。当然这两者间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不是焚香一定能入静,也不是入静必定要焚香。擦拭琴,一来当然是为了拂去琴上的落灰,以保护弹琴时的手也保护琴,也避免走弦时的阻塞。更进一步在擦拭琴时,放慢速度,去感觉似乎是在静静地慢慢地擦拭自己的心,拂去心中的灰尘。调音,薛易简的弹琴七病中有提到“调弦不切,听无真声”之病。琴受天气影响,弦会有细微伸缩,因此弹琴前必须先调准音,听上去方能是“真”音。讲到这里我想起我曾经问过诺肯佐拉老师(我跟随了几年学习的身心灵老师),到底怎么区分头脑的声音(假声)与心的声音(真音)?他回答:譬如你在弹琴前的调弦,当听到某个音“叮”的一声特别舒服,你就知道这个是对的音。而区分头脑与心的声音也是如此,在静中去细辩,心会在那叮的一声中知道那个声音就是“真”音。这个过程一需要能静,二需要信任,对自己的信任。调好弦后,调整坐姿,先深呼吸,感受后背的松弛,感受身体力量沉沉落在凳子上,感受双腿稳稳地放在地上。然后先练习右手基础的开指指法及一些复合指法,练习时,去感受手指的唤醒、打开,去听简单散音的余音,心伴随着听余音而逐渐平静。
弹琴中:文中“调气则心自静,练指则音自静”,“调气”指“雪其躁气,释其静心”,《春草堂琴谱》中更详细说到:“弹琴要调气。气者,与声合并而出者也。气换于音转之时,而展宕于句段之末,音调先熟于心,呼吸直通于指,气调则神睱,一切局脊之态则无矣”。弹琴时乐句的展开与转换和呼吸是一致的,譬如说话时的气口、断句、轻重缓急、转折停顿,或类似朗读古文时的断句、抑扬顿挫等。弹奏乐曲时,在心中除了有音符指法节拍外,更要有乐句,经常在心里哼唱各种曲调,在哼唱的过程中乐句和呼吸就会自然而然合二为一。如此音乐先于弹奏,弹奏时除去浮躁之气、放下比较之心、呼吸与乐句一致,如此悠闲弹之,静则得。 “练指”意思是,手法不熟而手忙脚乱,音肯定无法静,技法太熟导致太“油”,弹琴时与感觉与心失去联结,则会导致音的机械呆板。弹琴时需将心集中在听音上,去感受音乐的流动;将感觉放在手法,去感受落指时身体与手的松与动,如此眼、耳、手、心一起专注,方能弹出静又富有意境的琴曲。
弹琴后:弹琴毕,莫要立即收手起身,而是静听余音、余韵的消散,感受无声的宁静,然后慢慢收回呼吸、收回手、收回专注力,在享受静中慢慢起身。
我的体验是在真正静心地弹琴时,音的轻重快慢自然会随心而出,一些细微的处理也会随当时的感觉进行自然地处理。只有当弹奏者真正在入静的状态中弹琴时,才会在琴曲中流露出最为丰富多变的真实情感;另一方面,聆听者也正是在入静的状态中才能感受到这些微妙变化中蕴含的万般意趣,由此以心会心,方是艺术之本。
摘录徐樑老师的点评:“静”并不是一种特定风格,而是一切风格的前提。正因为“静”(不躁、能中立)、因为“空”(不满、有空间),所以人才会真正注意到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才会在各种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会在对各种风格的欣赏和鉴别中酝酿出自己真正喜欢的风格。同时,形成真正个性的过程,也是随时能够在流动不定的生活中让自己心静下来、空出来,观照万物、观照自己、调整自己,在万事万物中作出选择,从而逐渐实现独一无二的真实自我的过程。
下面第二篇我们就来说说生活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