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你才能安心读完一本书

4月23日,一个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日子——世界读书日。没有情人节的提前造势,也没有圣诞节的活动宣传,世界读书日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道从何时起,读书无用论在人们思想体制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的“读书”二字广义为接受教育,但戳破这层窗户纸,不如从最基本的层面,对“读书”二字做纯粹的理解,即阅读。

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67本。这个数字说小,可是在如此焦虑的时代,又似乎在情理之中,这个数字说大,可是一年365天仅有4本的阅读量,又难免有几分夸大的意思。

21世纪是一个平和的时代,也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拥有读完一整本书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来自文化水平的限制,而是源于内心不宁,心态不平。

有的人为阅读制定完美计划,有的人为阅读寻觅幽静小店,可是再多精心的准备往往都抵不过手机的一声振动。

内心焦躁的人永远不会静下心来进行阅读,他们脚步不停,却杂乱无章,他们接受时代的牵引,却看不见有方向的指路牌,所以,他们宁愿花费时间在各类公众号平台刷着转发过十万的文章,也不选择安静看一本书。

因此,《第一批90后已经…》《你的同龄人正在…》《xx是如何被毁掉的》这类制造焦虑的标题总能成为爆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读书,微博上有一个最佳解释:“读书如河中取水,有人如陶器,可盛回水与他人分享,有人如竹篮,看似没有取到水,细看会发现竹篮洁净了不少。”这个形容再贴切不过了,阅读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角。

不喜读书的人总有各种不读书的理由,他们用网络偶然看见的某句外国名言解释:“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却不知道最好的译文来自书中:“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翻译的是同一句话,意蕴却千差万别,自我主宰意味着自己把握自己,而不是随波逐流,放纵懒散。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抵就是如此。

如今,网络社交成为趋势,新的社交压力随之出现,读书的效益成本增加,静下心来读完一本书的场景更是难得一见。读书这件事就好比薛定谔的猫,一个不阅读的人,永远不知道读书能否带来成功,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无论读书是否真的有用,但它确确实实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因为这世界上的一切并不是都以“有用”两个字来衡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什么时候你能读完一本书?什么时候你才能静下心来完完整整的阅读一本书?这是一个选择。作为一个成年人,早已没有家长的逼迫,也没有老师的敦促,读书自然而然成为自己的事,这该是一件享受的事,而让读书变成享受的事,是静下心来看完一整本书的关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5评论 3 13
  • 之前在朋友圈说过准备给《如何阅读一本书》写个精华,类似于《爱的艺术》那样。因为意识到如果一个人本来就不会读...
    肖邦的树阅读 4,429评论 16 151
  • 若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坚强的你,请成为自己的灵魂摆渡人
    歌笑人生阅读 212评论 1 1
  • 复习两篇翻译课 降低进度,增加熟练度 目前发现他的翻译能力在提高,掌握了一些翻译的技巧,比如说名词化,分词,同位语...
    齐大枣阅读 166评论 0 0
  • 哥没兴趣蹭热点,哥只是写个事件发展的趋势和预计的答案,客官自便。 要问我这2010和2012这两次对普洱茶检测的报...
    紫砂联盟梁权阅读 1,580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