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但在现实中,很多常常积善,做公益行善良之事的人,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反而是那些作恶的人,继续为虎作伥,不见有任何报应。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与恶,通常在人的一念之中。如果想要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就不要因为好事太小,就不去做。但同时也要分清楚,哪些好事能做,哪些“好事”不能做。
如这三件事,看似善良,实则作恶。做这样的“好事”只会败光自己的财运。
一:对孩子太过溺爱
父母对于孩子总是无微不至的。每个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家庭,当孩子想要什么的时候,从来都是答应,而不去拒绝。会让孩子认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不管是什么要求,自己的要求父母一定都会去实现。
因此,常常不会考虑家庭是否富裕,没有了解到生活的艰辛。这样的孩子,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在成长路上顺顺利利,一旦遭受风雨和挫折,就会不知所措。
如果对孩子太过溺爱,有些孩子长大了甚至敢对父母动手,这样的人,即便踏入社会,也是社会的蛀虫,危害社会,还会败坏自己的家门。
对孩子溺爱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常常以孩子太小为借口,不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反而包庇他。
最后,父母的善良就变成了作恶。因此,孩子以后犯的错,和父母也脱不了干系。
二:对坏人去做好事
在帮助一个人时,我们要做好考虑,这个人是否值得帮助。
如果对方是一个坏人,帮助对方,就是在助纣为虐,不仅没有起到好的作用,最后反而产生反效果。
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的心。
在坏人作出恶行遭到惩罚时,我们不能抱有怜悯之心。如果对当初伤害过自己的坏人做好事、施加善良,这样的善良是没有原则的。也是极不可取的。
三:不考虑后果去做好事
做好事时,我们也要三思而后行。要清楚的认知做完这件好事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果。
不考虑后果去做好事,不仅没有起到做好事的效果,反而好心办坏事。对于一些放生小动物的人,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做好事。
但其实不然,有些人并没有考虑清楚后果,就去胡乱做“好事”。有些放生的小动物,实则是一些破坏生态平衡的外来入侵物种。
如“清道夫”,对于大多数做好事的人,放生清道夫,不仅没能成功做成好事,反而破坏了生态平衡。清道夫不仅仅能够清理淤泥,更多的是会吃掉其他同类鱼的鱼卵。
对于这种做“好事”的人,看似是做好事,实则是在作恶。自己作恶不自知,反而沾沾自喜,让人无可奈何。这种不考虑后果地去做善事,有时会起到反效果。
总结:有时做“好事”,不但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有时还会败坏自己的财运。因此,我们在做好事时,要考虑实际情况,以及做好事之后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