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自第1版出版,至今已是第11版,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书籍。
作者[加拿大]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
这本书就是——《这才是心理学》,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心理学、更加具有批判性思维。
01、什么是现代心理学?
作者在开篇列出了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不应该被归为心理学的东西。
比如:心理操控、色彩心理、星座心理、读心术、超速阅读。甚至用自助录音完成戒烟,以及通灵侦探等等。
这些都不能真正地被归为科学一类的心理学,因为科学讲究的是多样性和统一性。心理学的定义,用一句话来概括:“有关行为的,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
只有研究的是符合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并且是针对人或者动物的行为来开展的,才能够被叫作心理学。
那接下来,先要搞明白什么是科学?
02、科学的4个特点
科学的第一个要素是“系统的实证主义”。
所谓的白大褂、显微镜并不代表科学。有很多诈骗的机构,将自己伪装得特别像科学家,头发花白,戴个眼镜,然后站在一大堆显微镜前面讲话。
这些和科学毫无关系,因为那只是花钱买来的道具而已,真正的科学是系统的实证主义。
这个“系统的实证主义”是如何产生的呢?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能够产生公共知识。
公共知识,首先要具有“可重复性”。
科学家们所做的实验结论,假如是在这个实验室做出来了,那换到另外的实验室,控制同样的条件,也一定能还原做出来同样的结果,这叫作可重复性。
然后,要能够“同行评审”。什么意思呢?
比如像《科学》、《自然》这样的杂志,想发表一篇文章,是极为困难的。
有的人,几年期间都会面对杂志社不停的质询。因为杂志社会委派世界的顶尖专家来谈话,研究每一个数据,最后才能决定是否将这篇文章发表。这是所谓的同行评审。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要验证可解决的问题”,即能不能在实际生活当中得到验证。
包括爱因斯坦所做的研究,尽管那是关于宇宙的,但他都能够验证实际的问题。测算出星星的位置、规划航天飞机的路线及动力等,这就是相对论给实际生活带来的改变。
第四个最重要的点,卡尔·波普尔所提出的“可证伪性”,核心含义如下——
“主张一项理论如果有用,它所做出的预测必须是明确的,理论必须两面兼顾,也就是说这项理论在告诉我们,哪些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应该指出哪些事情不会发生。
如果不会发生的事情确实发生了,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这项理论有问题,它可能需要修正,或者我们需要去寻找一个全新的理论。
不管哪种方式,我们最终有一个更接近真理的理论。相反,如果一个理论不能够把任何可能的观察排除在外,那么它将永远不能被修正,同时我们将被禁锢在当前的思维方式中,失去了取得进步的可能。
这就是说,一个成功的理论并不是可以用来解释所有可能的结果,因为这样的理论本身就丧失了任何预测能力。”
以上书面化的语言不容易理解,通俗的解释一下:
比如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因为性欲得到了压抑,所以才会有抑郁或者自闭。
假如你说:“我觉得没有压抑啊...”他则会说:“那是因为压抑得太深,你自己不知道。”
这就是不可证伪,就是出现了不确定的状况,而你又无法解释。
可证伪,意味着要冒很大的风险,因为如果负面结果出现,就一定要得承认错了。
就像爱因斯坦说,太阳背后有一颗星星,我们在地球上能看到,它的夹角是一弧秒。
这好比下了一个极大的赌注:如果看不到那颗星星的话,理论就是错的。这就是了不起的科学。
所以,爱因斯坦告诉我们,只有光线扭曲才能够看得到星星,这就是可证伪性。
但注意,一个理论满足了可证伪性,不代表这个理论永远对正确的。
科学家能够承认自己的理论不对,就像爱因斯坦,发现量子力学以后,产生大量的纠结和矛盾。
量子力学、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在我们看来都是符合科学性的,但其中哪一个是绝对真理?恐怕都不是。
允许有错,但它是具有科学性的。相反,那些没有科学性的,反而总是强调自己永远是对的,不会错,不能够被挑战。这就是科学和伪科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点。
明天继续~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