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岁清明:怀着一份思念,追忆一丝缅怀

01

“清明”最早作为节气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清明节已不仅仅是节日的符号,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纽带。祭奠先祖、缅怀先人、感恩先辈是我们在节日里的首要任务。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天沉雨绵,风瑟山寒,遥望一碧如洗的春,聆听林深莺鸟的静,踏上了先辈们曾经走过的土地。昨日梦呓乡语,深思长眠于故土的先人,他或是普通农民为了小家冬耕春种了数十年,他或是革命烈士为了大家豪气干云了一辈子。我们追忆每一个先辈的贡献,延续他们的血脉,传承他们的精神,带着他们未完成的理想一路直行,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一场无声胜有声的祭奠。

03

茂密的野草在碑前苦苦等待异乡归来的游子,游子漂泊的心忽然就定了。此刻,有的是心有戚戚,有的是涕零如雨,游子们细心感受着离先辈最近的时刻。亲人间的相聚,还没准备好就只能在泪流如海的梦里,奈何夜太短,亲人又不总是来相见,只能于墓前絮叨没有他在的日子里,天气多变。

04

年长的人怀着小心谨慎在墓前三叩三拜,愿先人接收到自己深切的悼念,身旁稚嫩的儿童在叩拜之余慢慢的捧出一罐千纸鹤埋在土里,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先人最真挚的祝福。在文明环保之风盛行的今天,我们或是以鲜花换火种,或是以植树寄哀思,由早前的烧纸放炮到今天的节约环保,变的是观念与形式,不变的是阴阳相隔也断不了的深情厚谊,止不住的无限哀思。

图片发自简书App

05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在知乎上有一篇回答说,道家眼中的清明是“化生”的赞歌,儒家眼中的清明是“遗传”的感恩,佛家眼中的清明是“转世”的前奏。而我们眼中的清明,或多或少承载着前尘旧事。在祭奠的时刻,感恩先祖的余荫,缅怀先辈的业绩,已知春光正好,清明无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慨24节气的伟大和神奇,想用自己的笔,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每一个节气对于我的含义和不同。 从春分,我开始...
    慧子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阅读 444评论 4 8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写人们清明时节祭奠亡灵时的沉重心情的诗在我...
    90后青衣阅读 1,144评论 1 5
  • 为我这智商捉急,他也上班辛苦啊,我应该多关心他的啊,老瞎说,什么无聊啊,郁闷郁闷郁闷(╥﹏╥)
    自知之明的刺猬阅读 177评论 0 0
  • 你说说你这一生 为什么总在漂泊 让我心疼 但你仿佛习惯了 牛牛或许最好的真的在最后 就像老爷爷老奶奶搀扶着 我们呢...
    鲸鱼开口吞吞吐吐阅读 152评论 0 0
  • 回乡下有好几天了,原本想什么也不做,就这么静静的呆着,开启我向往已久的乡村别野生活模式,就像若无其事那般,要么站着...
    欢天喜地妈妈阅读 664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