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就做的自由、不想做就不做的自由之后,更极致的自由来了...

1. 想做,就去做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渴望实现生命的一种自由度:时间自由,财务自由,情感关系自由,身体健康自由。

彼时,我以为的自由是:当我想做什么的时候,我就能做什么。

后来我发现,这种自由,存在一个不完全合逻辑的假设。

比如,对于财务,这个假设就是:“只要财务自由了,我就能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辞掉工作,环球旅行,实现艺术梦想......”

那么,究竟怎样算是财务自由?

我认识一位老板,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公司,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成天忙得不得了。

目前他公司每年有过千万的纯利,他说,如果每年能有5000万的净利润他就财务自由了,可以满世界游玩了。

然而,5年前,公司刚成立的时候,他说,公司每年能有500万的纯利他就财务自由了,就可以自由自在天天潇洒了。

所以,“自由”的定义永远都在变,除非我们学会如何去觉察自己的心意和欲望。

刘润曾说过:“为什么很多人不会对私人飞机动心?因为目前不可能买得起。但为什么会对去马尔代夫动心?因为跳一跳能够着。

只要这个世界上,一直有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东西,钱就是永远不够花的,财务永远也无法自由。”

心灵自由,拥有选择自己生活态度以及思维方式的自由,或许才是真正的自由。


2. 想不做,就不去做

过去的两年间,因缘际会,我接触到了几位开悟者。他们,在我看来,活出了常人无法企及的自由。

开悟者有着对自由的绝对意志,不会让任何人、事或物限制自己的自由。

他们活出了孩子般的任性、良善、天真和喜悦,不问对错,只问心意。

彼时,我以为,真正的自由是:想不做什么的时候,就可以自由选择不去做什么。

开悟者深知: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蕴皆空”,所有的念头,都是自己从虚无中建立的。

而人的头脑,常常以“合理”、“看起来真实”为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梦幻是真实的。

跟大部分人不太一样,开悟者有时会显得“情商极低”,不太顾及情面,很容易拒绝别人,冷落别人。

因为,让人有拒绝之心的,必是别人“假我”所为;他们拒绝和冷落的不是对方,拒绝的只是对方的“假我”。

也不会因集体意识里的要求和指责而违背心意委曲求全,比如:“你应该大度,应该原谅,应该宽容,应该同情,应该……”,

他们深谙“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接纳和允许一切,不指责他人,也不纠结于所谓的慈悲,而是放下我执,转身放下。

不会因为于刹那“一念”又迷入了“虚妄”,把一个虚假的“念头”当作“真实”。

只遵从自己的本心去做事,没有应该,只有喜欢和不喜欢。凡是自己真心不喜欢不享受的,都可以拒绝。


3. 做什么,享受什么

当我不断聚焦“想不做就不去做的自由”的时候,我离梦想中的自由,竟然越来越遥远。

我发现,无论到哪里,只要人不喜悦,都是不自由的。

终于,在灵性分享和讲课当中,我体验到了最深层的“乐趣”,享受到了那种最极致的“自由”。

原来, 真正的自由,就是进入“享受”的状态,进入到“乐”的状态。

自由,跟我们财富是否丰盛,关系是否顺滑都没有关系,跟我们能否找到“乐”有关系。

当我们进入“乐”的状态时,“真我”会直接接管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活出灵魂般的自由。

人,生来就是自由的,只是,后天头脑的各种设限把我们折腾得不自由而已。

你的自由,不需要任何条件,唯一的条件是能否进入到“乐”的状态。

看似你在苦苦追求的自由,其实,你与生俱来,早已拥有。

真正的自由,是不需要条件和限制的。

连接自己的振频,享受生命的每个选择,进入“乐”的状态,你全然自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