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状态

完美一直是大多数人追求的状态,你可能听到别人说过“我可真是个完美主义者”。不知你是否觉察到说这话时,虽然当事人是在承认缺点,却也暗暗带有一种骄傲。

大多数时候我们想一定要做到100分,却不知其实60分也很好。在《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的另外一本书里《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介绍了完美主义的由来以及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01.完美主义,迈不过去的坎

完美主义有时候会阻碍我们前进,因为追求完美,力求做到更好,会让我们在做事时因为一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退而止步,设定了高目标,能力又跟不上,一层不可逾越的坎就形成了。

完美主义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完美主义主要有四个根源。

第一缺乏安全感。安全感是我一直追求的,一旦环境发生改变,总会觉得不安全,担心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曾有一段时间会对某样东西极度依赖,离开它就极度不安,总觉得缺点什么。而后有一段时间不小心弄丢了它,一时半会也无法找到替代品。

那段时间,我一直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总感觉心里缺了点什么。现在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一种完美主义呀。

第二自卑情结。因为自卑,走路不敢抬头,总处于自我保护的状态。不自信,说话做事也会感觉底气不足。

第三对现状的不满。因为现状是当下状态的呈现,内心的期待很高,然而现实却很骨感。导致我们内心有落差,既而陷入一种情绪中,完美主义的心理也开始蠢蠢欲动,越发的对现实不满了。

02.不完美主义,带来的自由

完美主义带来的不便桎梏约束着我们,让我们即爱又恨。那如果成为不完美主义者呢?

不完美主义带来了无限的自由,放飞的心灵解放了完美的枷锁,也让我们更自在。

要成为不完美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标准低并不意味着结果不如意。

上文提到完美主义有一个根源是对现状不满,其实何尝不是一种高标准的要求而导致的。因为内心期待高,现实又总是泼冷水,自然而然的形成落差也就期待更多了。

降低内心的期待,并不是降低要求和标准,而是转移关注点,先开始,在做的过程中慢慢完善。

不完美主义有这个五个过程。

第一个是不完美的思维,思维决定着行为。当我们的思维开始转变是,行为也会跟着改变。

第二个是不完美的决定,不是每一个决定都要完美,在行动的过程中决定也会被一点一点完善。

第三个是不完美的行动,有句话说:不是因为厉害了才开始,而是因为开始了才变得厉害。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第四个是不完美的改变,若都是等到了尽善尽美才开始改变,那改变又要如何发生。

第五个不完美的成功,追求成功是我们想要,也一直在为之努力着。接纳不完美的成功过程美,结果也不会太差。

03.打破界限,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这五个过程会让我们有一个转变,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要如何做才能真的成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呢?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降低期待。

斯蒂芬说:你如果能把期待降到最低,便会对所拥有的一切心存感激。

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没有过高的期待那么事情和项目做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降低期待,从一个低起点开始,慢慢在行动过程中拔高目标。

不那么在意条件和结果,而关心眼前具体怎么做,才能掌控自己的身份和人生,积极前行。

第二放下纠结。

对过去的纠结不放,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对自己有帮助,然而过度的执念也会阻碍我们前进。

执念太深,只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自我消耗中。而这种消耗会让我们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

放下和接纳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认同需求。

作家韦恩·戴尔说:那些一心想要获得他人认同的人很难完成心愿,而那些勇于做自己的人却总能获得更多的认同。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人对我们有很多要求,会束缚我们去做这做那,而不在意我们自己的需求。

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而不被束缚。不要通过委屈自己而获得他人的认同。

勇敢的做自己,真实的自己。当你开始做自己时,身边的人也会更认同你。

放下完美主义,做一个不完美主义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