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逛商场,一上楼梯,就看到一家主卖丝棉服饰的品牌,两个模特中间竟放着满满一筐脱了壳的蚕茧,我觉得新鲜,于是,拉着孩子的手,猫着腰,瞪大了眼睛,细细地看了一番,边看还给孩子讲:以前人们穿的绫罗绸缎是怎么来的……孩子也很如饥似渴地又接受了一个新知识。然后,伴着孩子对那筐白花花茧子的恋恋不舍,就拽着她继续在商场走马观花了。
今天孩子的一篇课文 《瘸蝉》,现在静下心来,却不由得又想到了那筐蚕茧,那是多少我们从小摇头吟诵的诗中的“春蚕”吐的精华啊!继而又想到“破茧而出”,毛毛虫作茧自缚后,假以时日,幻化成蝶,姿态翩然……
想到这,我哀叹一声,破茧而出的不是只有蝴蝶,还有那颜色灰暗,甚至丑陋的飞蛾,她们和蝴蝶一样在拥有翅膀之前,都会有一段痛苦的挣扎过程,在黑暗中,痛苦,挣扎,挣扎,痛苦…等到那最后一刻,冲破重重阻力,终于又见天日,整理翅膀,飞向蓝天,我想,那一刻,它们不会在意自己的翅膀是否色彩斑斓,只是扇动着翅膀,融入属于自己的天空。
之前的挣扎,不是只有狼狈,换来的是涅磐似的重生。我们人和这些生灵不是一样?时常会被一些困惑,一些阻力包围,自己奋力挣扎,在当时,只是会把自己的痛苦象放大镜一样放大几倍,却没有机会和心思,想象自己挣扎出困境后的情景,这时的我们往往却不如这些小生命洒脱,挥动翅膀享受那久违的自由,我想,如果我们不是总惯性的回头,那么,除了狼狈,还应该有另一番天地,如果你细心体会,估计还会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