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篇 时刻觉知觉悟,浸泡在道里面

各位亲爱的家人,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有学员提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中佛家文化所讲的发菩提心是不是方便法?无我无私引导众生觉悟,是不是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不是方便法?可说是。那要看你发的是什么心?还有,最重要是你有没有学到真正的佛家所谓的出世间法。不管你怎么发心,那些都只是方便法。

有的人就认为:喔,我现在学的是佛经,这个就是出世间法。错了!不是说在研习佛经你就是在研习出世间法,不是这样。因为经典还是一样,他只是一些观念、知识、知见,你没有真正在淡化自我,不管你研习再多的经典,你顶多只是成为一位佛学家,或是用嘴巴在讲经说法,而不是真正真修实证。

真修实证,很多人又是冲错方向,他的修习就是在强化自我。如果你是朝向强化自我,不管你再怎么精进用功修,你还是一样在佛家所谓的世间法里面绕。所以你再怎么发心,发什么菩提心,还是在世间法里面。因为你本身在强化自我,所以你发的心也是一样引领众生去强化自我,自己也不知道。

如果你学到的是真正的出世间法,而真正的出世间法就是淡化自我,真的是“为道日损”,不是练功夫。什么是练功夫?什么是为道日损?真的,你要认真地学习,好好地体会,要学到《道德经》里面所讲的“为道日损”的精华精髓,你才能够对比出来。如果你没有好好深入学习《道德经》的话,你也很难照见到从一开始到现在还是用自我在修、在强化自我。

所以,不是说发菩提心好不好?或是不是方便法?而是,你的心有没有朝向真正的出世间、真正地淡化自我!

大多数人急着要去帮助别人,和跟众生分享有智慧的书籍和课程,跟帮助别人这是不一样。跟众生分享有智慧的书籍和课程,就是我们觉得这个蛮不错,推荐给众生来可以接触,可以来分享。不少人他就觉得:他已经修行有成了;他要去当别人的人天师表。像这样就很容易会误导。所以,我们是来服务。那你要来到真的没有私心;真的没有二元对立才可以。

所以,这位学员继续问到的:无我无私地引导众生觉悟,是不是就是发菩提心?

理论上好像是。我为什么说理论上?因为,如果你能够真正做到无我无私来引导众生觉悟,那这样这是真正引领众生,你发菩提心引领众生出离苦海、远离颠倒梦想,这样是不错。

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般人觉察不到,因为他所谓的无我无私是嘴巴在讲他无我无私,是他的观念知见认为他无我无私,而实际做出来的不一样。实际做出来的是在好为人师;抓信徒、立山头,强调他是多么厉害、很厉害的人,众生只要追随他就好。而引领众生是去追随他,而不是去向大自然学习,不是去向“道”学习。

所以,很多人一样啊,他认为他就是无我无私呀,甚至他认为他证悟到无我。很多情况都是自我催眠,而实际做出来呢,完全是两回事。只要你有好为人师之心;只要你想抓信徒、要信众追随,表示你都有很强烈的自我,怎么会无我无私?所以那个无我无私,变成你只是表面讲出来很好听的话,然后让别人信以为真。

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要如实面对自己。你真的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境界做到无我无私了吗?不要在禅相里面认为说,他已经证悟到。遇到过很多人就是这样呀!他认为他已经证悟到无我。我问他:“你怎么证悟到无我?”他就叙述:“过去什么时候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所叙述的都是在禅相,或是只是头脑里面的知见。

因为你有没有来到无我无私,你的表情、你的展现、你的存在,他就是很具体地呈现出来。身心还绷得很紧;或是还有那么多的二元对立、我慢;或是目空一切、瞧不起别人,然后他说他已经证悟到无我。这些就是众生很喜欢自我催眠、自我吹捧,然后一样继续活在颠倒梦想。

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无我无私来引领、引导众生觉悟,这是好事!但是,我强调的是——你要真的做到!而不是自我催眠、自我欺骗!在禅相里面就是很容易自我催眠!自我欺骗!所以,我强调的就是——你要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境界做到,做出来。

有学员问到:如何时时刻刻与“道”连接?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我知道,这个也是不少人存有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像这样——有一条鱼,它说:我如何时时刻刻与大海连接?这个不是比喻而已,是实相,是真正的实相。

很多人就是认为说:我一定要怎么样努力修努力修,我才能够解脱;我一定要精进努力用功,我才能得到道,我一定要守住清净本心,然后我才能够得到“道”。那个就好像:我一定要向内一直看自己的心,我不要看那个外面的大海,外面那些,那个都不是,只要我好好地看我自己,向内看我这个心,我有一天我就能够找到大海。

所以有一天,当他觉得:我已经守住了,我已经守住了,我现在就活在大海里面了。然后他又会认为:我到达了,你们都没有啊!你们都还在苦海里面哪!你们现在这个都不是大海啊!我才是呀!

这个就好像一条鱼,它努力精进用功修,然后它说:“外面这个都不是,这些都不是!我努力精进用功修。”然后有一天他觉得他找到了大海,然后觉得:“你们这些鱼好可怜哦,你们都没有跟大海连接哦。”

大家好好体会——什么叫做颠倒梦想?你我他,我们每个人本来就从来没有离开过“道”!这个不是比喻。大家要先好好地搞清楚,这个不是比喻,而是实际就是这样。你我他,不是说我透过努力修习,然后我进入什么情况,我才与“道”合一,你们都没有,不是这样。而是每个人都与“道”合一的,本来就都与“道”合一。只在于您有没有觉悟到而已。不是说修了之后才有,而是本来就有、本来就存在,只是有没有觉悟到而已。这样了解吗?这个是很重要的关键!

有的人他就认为:这个你讲过了,这个我懂了,这个我懂了,哦这个我懂了。好了,然后还是一样,“哎呀讲的这个不切实际啊,这个太简单的了,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还是要怎么样精进用功修了;还要练很多的气功了;练很多的各种方法了;练很多的定力了;练一些神通了,我们将来才可以了。”

对,就是这样,他认为他已经知道了,但是还是一样,那个习性、那个知见就是引领着,“这个都还不是,这个都不是。”

所以,我现在希望大家正确清楚的了解:每个人本来就都浸泡在“道”里面,你再怎么颠倒梦想,你再怎么否定,你还是浸泡在“道”里面,没有任何人离开过。重点就在于——你有没有觉悟到;有没有觉醒、觉知到。如果没有,那你就感觉你与“道”是分离的。但是,你感觉与“道”分离,实际你还是在“道”里面。

就像鱼,你认为:“哦,我找不到道啊!我找不到大海呀!”为什么你找不到?是什么障碍住?观念知见,就只有你的观念知见障碍住,不是说没有。

如果你错误观念的话,因为你与生俱来就与“道”合一,就像鱼与生俱来就与大海合为一体。因为是与生俱来就合为一体,所以,你就不觉得大海跟你有什么关系。

因为,加上你被灌输错误观念知见之后,你就认为:原来我们是生活在苦海里面呐,那我们要怎么样努力精进用功修,我才能够找到大海呀!人想透过修习而去找到“道”、找到解脱,就像鱼想透过修习,精进用功努力修,然后,以便几十年后他可以找到大海。

所以,有些比较大条的鱼它就跟你讲:“你业障深重啊,你要怎么努力精进用功修,几年后几十年后,你才有可能找到大海。”对,这样跟你讲的人,因为他也不知道大海在哪里。如果他真的知道大海就在眼前,就在遍一切处,你就在大海里面,他就不会这样跟你讲:你要生生世世追随他;你要生生世世去修才能够找到大海。

所以,为什么老子不讲很多的方法?因为那个不是用方法去修的问题,而是你有没有觉醒到这个事实。一般众生就是被积累下来的观念知见把自己障碍住了,就是所知障。你所积累下来的知识障碍住。因为别人跟你讲的,他也一样以讹传讹,热心地要传播他所知道的给你,而不知道以讹传讹。

为什么老子希望我们:你要“致虚极,守静笃”;你要把脑海中的那些观念知见要放下。如果你认为我要怎么样努力精进用功修,我才有可能找到“道”,那个就表示说,你那些观念知见就是有问题,因为那是不正确的。就像一条鱼就跟你讲:“你要怎么样努力精进用功修,我给你一个法门,你要努力精进用功修,你几年之后你才会找到大海。”这样的观念知见是有问题的。

如果一条鱼来跟你讲:“你就浸泡在大海里,你现在把你那些错误的观念知见,把它放下,然后用你的心灵来感受;用生命来体会你就浸泡在道里。”像这样的话,你还要修几辈子吗?

希望大家正确理解——什么是一般的修法?什么是你当下就用与“道”合一的修法来修?这个是不一样的观念,不一样的方向。

你看这些鱼,因为我把它拍得很清晰,它们实际都是在海水里面。我把它拍得很清晰,然后你看,这个鱼它从出生到现在,什么时候有离开过海水?从来没有离开过海水。也就是你我他,包括释迦牟尼也是一样,从未出生到他离世,包括到现在,从来没有离开过“道”。

老子也是一样、孔子也是一样,耶稣也是一样、穆罕默德也是一样。重点就是他们觉悟到这个事实,把过去错误的观念知见粉碎掉。当你积累那些错误观念知见的时候,你就会一直用自我,在用各种方法努力精进用功修,然后要去找大海,所以就会要在那里生生世世在那里修。

有的经典、有的论典还告诉你:“你业障深重,你要修几亿年才能够找到。”释迦牟尼不是这样讲,老子也绝对不会这样讲。所以,那只是我们观念知见的校正,这样而已。

所以,为什么说希望大家要把心打开,要虚心学习。不是用某个方法,然后在那里精进用功,或是闭关多久的问题,不是那些。偏偏一般众生是——你要他校正他习以为常的观念知见,很不容易;然后你给他一些方法,让他好好去练功夫,唉,那个自我他会很喜欢,他会修得很有成就感。你跟他讲这些真实的,他觉得:没有那么容易了,没那么简单了。你跟他讲真实的,他觉得:哎呀,不是这样而已了。

人就是不甘平凡平淡;不甘于与众生平等。这一点哦,不甘心与众生平等,他就要制造出——我比别人厉害!我比别人优越!就是这样的身见、我见,让他一直要强化自我、巩固自我。只要你有身见,有我见,你就要生生世世在那里修;只要你有身见,有我见,你那个自我他就是不甘放下,所以他就是要否定真实的。

等到有一世你真的玩累了;或是苦够了,那用自我去追逐他所要的梦幻,他所要的理想世界,追不到,到后面被痛苦击碎,或是梦幻破灭,他才会要甘心、心甘情愿地放下自我。

一般众生就是在演这种戏!不愿意放下自我,然后一直用自我去制造各种对立、冲突,然后再找方法来修。所以,你要来到真正安心自在,找到“道”,与“道”合一,真的,这个就只是很简单的观念知见的校正。

这个学员问:如何时时刻刻与“道”连接?现在就是你本来就与“道”从来没有分开过,不是如何与之连接的问题,而是本来就是。现在重点就是,你要觉醒过来去认清它,去认清这个事实。就这样而已。

因为一般人被灌输的观念是——否定这个真实的。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否定这个真实的,认为这个不是,它把真实的否定掉。所以现在就是要把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知见、习性呢,把它校正过来而已。先把那些错误的观念先放下。以前认为这个不是,好,现在要来到——这个全部都是,然后逐渐地用你的生命来体验。

怎么样用生命来体验?“道”就是支撑我们生命存在的各种必要元素。来,好好体会这一点:支撑我们生命存在着各种必要元素,如果这些元素、这些条件,它跟我们生命存在没有绝对关系,可有可无,那个就表示这是世间法、方便法,那是可有可无。

如果你少了这个元素,我这个生命就不可能存在、我就活不了,这些元素,它就是“道”。我们生命存在每一天都离不开它;我们生命存在每一小时都离不开它,都需要这些元素的支撑,这些就是“道”。所以你现在是要透过每天行、住、坐、卧,语、黙、动、静,都要去觉知觉悟就处在“道”里面,就浸泡在“道”里面。

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重点,跟大家讲这两者的区分:传统文化中佛家所谓“四念处”的修习方法是行、住、坐、卧,语、黙、动、静都要保持明觉、保持觉知,都要正知之,你都要正确清楚的了解、觉知。

大家好好地体会:“四念处”的修习方法,它是让你去保持明觉;自身的各种动作都保持明觉。你做什么事情,走路也保持明觉;吃饭、做什么动作都保持明觉。这是“四念处”的修习方法,所以它是在开发明觉、开发觉知。

与“道”合一的修习方法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行、住、坐、卧,语、默、动、静,当然,你第一个阶段是要开发明觉,你要有觉知,要有觉悟,要有觉性。“致虚极,守静笃”这个就是把你的觉性开发出来。而所不同的就在于,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要去感受到,你就浸泡在“道”里面。

来,这个是很明显的分水岭。我再讲一遍:“四念处”的修习方法是行、住、坐、卧,语、黙、动、静都在开发明觉,修定力跟明觉。所以,不离开这个身心,因为你的身体做什么动作,包括走路、扫地、吃饭,你都是保持明觉。这个保持明觉,它一样就是保持在这个身心里面觉知,跟外境是不连接的。

所以,很多的修习人认为:我们修习跟外境无关;跟外境是不连接的。所以他精进用功个一二十年、二三十年还是一样,就是一个肉体走在无情的地上,然后在那里训练这个肉体的明觉。打坐也是一样,一个肉体坐在无情的地上,因为这个大地跟他生命无关,所以一样,他就是坐在地上,然后练习透过观呼吸练习定力、练习觉受。这是一般的修法。

那道法自然的修法,走路也去感受——我就走在“道”里面,行、住、坐、卧,我在静心室里面打坐,在户外打坐,我也都是坐在“道”里面;我躺下来睡觉,我也是躺在“道”的怀抱里面;在吃饭我也是与“道”合一。天地父母化育食物,这些食物也是“道”,它就是传统文化中,佛家经常提到的我们的生命之神,“道”的元素进入我们身体里面在交换。

呼吸也是一样,就浸泡在无边无际的空气里面,而空气就是“道”,空气是我们的生命之神。呼吸不是一个方法,不是一个工具,它是让我们去体会:我时时刻刻都是与“道”合一,而且跟“道”是在交流、在交换。因为如果没有新鲜的空气进去,你的生命就会死掉。

水不流动的话,这个水就会发臭,里面的生命,那些鱼就会死掉。我们浸泡在“道”里面,而且“道”的各种元素都在流动、流动、流动。

所以与“道”合一的修法,就是你要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去感受——我就浸泡在“道”里面,“道”在支撑我的生命;在养育我的生命;我的生命与“道”完全是一体的;我的生命从“道”而来;“道”在支撑我的生命。不管我怎么变化,我都与“道”合一。

而这个“道”就是我们的天地父母;也是传统文化中,佛家经常提到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究竟皈依处。所谓的回归法界也是一样,遍十方法界也是一样,十方法界也是“道”。

所以希望大家扣住这个核心,不是用自我去练功夫,而是用清净的心灵来体悟、来感受——我们随时都与我们的生命之神、“道”合一的。不是说我怎么样去做才能够合一,而是本来就是。现在只在于我们清楚地认清出来这样而已,也就是把我们的错误观念知见校正。

把我们那些习性,因为那个习性它就引领你脱离呀,习性会引领你,“哪里有这么简单!哪里有这样就能够与道合一!”那个习性它就不甘寂寞,又会把你引领朝向更复杂。要校正的就是我们那些观念知见;要校正的就是我们那些习性。真正要挑战的就是我们那些根深蒂固的观念知见。

习以为常、根深蒂固地认为——要怎么修才能够有成就;要怎么样修才能够大彻大悟,对,是有开智慧这回事。问题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开悟,那个不是真正的,那个是在禅相,那个是在禅相里面修,在练工夫。

所以真正的开智慧,就是去反观照见到自己的颠倒梦想;突破掉原来习以为常的那些观念知见。而不是在禅定、禅相,或是看到什么感觉感受、或是看到什么光。那些都只是修习过程的一些插曲。

所以希望大家扣住这个核心,扣住这个核心才不会冲错方向。你没有扣住这个核心,继续用原来的观念知见去修,你就会真的在那里生生世世地修。如果你能够真的愿意让过去的观念知见大死一番,不带成见重新来,让生命有机会可以蜕变!这个就是让生命可以来到真正的重生,大死一番。

为什么我会提到要大死一番?因为一般众生就是用根深蒂固的那些观念把自己捆绑住了。如果没有好好地让自己的观念大死一番,是很难很难突破的!所以希望大家真的把我们过去积累的那些观点知见,能够要重新来归零;重新用清净的心来体验、来体悟;来到不带成见,用心灵来感受。

回馈给大家的就是——你就浸泡在“道”里面。现在,大家所要做的就是:随时、随地都去感受我就浸泡在“道”里;我就与生命之神本来就是一体的。这些不是催眠,而是你要用你的生命去感受:是不是真的这些元素在支撑我的生命?

《道德经》所讲的:“太上不知有之”。一般人就是不知道它的存在;不知道它的重要,所以就找不到“道”。而现在大家所要做的就是,重新认出来、认清它。重新认出我们的天地父母!而这个认出来,它不是在他方世界;也不是要等到来生来世,而是现在、当下它就存在。你什么时候能够真正正确清楚地认清,你就越来越安心自在。要真正大安心、大自在就是要这样。说简单很简单,真的大道至简!

好了,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只要你真的愿意自我挑战;只要愿意归零,就有无限的可能。

祝福大家!希望大家扣住这些心法、核心,随时随地都去体悟、都去觉知,把生命找回来!“道”就是你的生命源头!把生命找回来。大家好好扣住这个核心!好好地精进用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