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伐宋(三)尔虞我诈

        话说楚庄王虽然把解扬释放了,但是仗还是要继续打下去的。宋虽然是个小国,要攻灭它也并不容易。楚军从秋天出兵,一直围攻到次年夏天,都过去九个月了,还是没有把宋国的都城打下来。

        庄王的锐气大大低落,决定解围回国。申舟的儿子申犀得知后,在楚庄王马前叩头说:“我父亲当时明知要死,可是不敢违抗您的命令。现在,您倒丢开从前说的话了。”芈旅虽贵为楚王,但是听了这话,也一时没法回答,因为春秋时期贵族讲究君子之风,言出必践;理直则气壮,理屈则词穷。怎么办呢?

        这时,楚庄王的车御,也是楚国大夫,申叔时一看顶上了,赶紧想个办法来解围,他献计道:“可以在这里让士兵盖房舍、种田,装作要长期留下。这样,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 申叔时的意思就是,宋国之所以能一直抵抗,是因为他们知道,在春秋时期任何国家的国力也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军队在外长期征战,等楚国资源耗尽,楚军必然撤退;而楚军如果摆出一副以战养战的姿态,住这里就不走了,宋人就会真的恐慌。庄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就采纳了申叔时的计策。宋国人见了果然害怕。但是,华元鼓励守城军民宁愿战死、饿死,也决不投降。 问题是宋国如何自救呢?宋国派出自己的大夫华元执行一项秘密任务。

        一天深夜,华元悄悄地混进楚军营地,并且竟然潜入到楚军主帅也是楚庄王之子芈侧(字子反)的营帐里,并登上他的卧榻,把他叫起来说:“我们君国君叫我把宋国现在的困苦状况告诉您:城里粮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经易子而食。虽然如此,但你们想以此来压我们订立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春秋时期,人们把订立城下之盟等同于亡国),那么我们宁肯灭亡也不会接受。如果你们能退兵三十里,那么您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办!”芈侧大惊,楚军戒备森严,华元竟然能混到自己营帐里,还爬到了自己床上。华元虽然不清楚楚军的状况,但是芈侧自己知道啊,楚军长途跋涉,物资匮乏,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听了华元的话后,他知道楚国在宋国城下捞不到便宜,便当场先和华元私下约定罢兵,然后再禀告庄王。

        庄王本来就想撤军,听了自然同意。 第二天,庄王下令楚军退兵三十里。于是,宋国同楚国恢复了和平。华元到楚营中去订立了盟约,并作为人质到楚国去。盟约上写着:“尔无我诈,我无尔虞”!意思就是我不欺骗你,你也不必防备我。到了后世,演变成了尔虞我诈的成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庄王派申州去齐国访问,叮嘱他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又派公子冯去晋国访问,也不...
    历史大人物阅读 258评论 0 1
  • 尔虞我诈 春秋时,楚国自恃强大,派兵攻打弱小的宋国。不久,楚国的军队包围了宋国的都城,宋国国君见形势很危急,就...
    c罗vs梅西阅读 302评论 0 9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崛起,成了南方的第一大国。宋国虽然是周朝的最高等级的五个诸侯国之一,然而领土与实力都不强。...
    时光斑驳阅读 404评论 0 0
  • 申无畏畅快淋漓的行走在宋国的土地上,有种天朝上国临幸宗主国的快感。 申无畏的得意有十足底气,许多年前,当年轻的国君...
    全宏量阅读 374评论 0 0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22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