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滤芯的核心作用是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中的杂质(如灰尘、沙粒、花粉、油污等),保护发动机正常运行。其工作原理基于物理过滤,通过滤芯材料的结构特性阻挡杂质,同时允许洁净空气通过。具体过程如下:
1.空气进入与引导
发动机运行时,通过进气系统吸入外界空气。空气首先经过进气管路,被引导至空气滤芯所在的壳体(空气滤清器外壳),此时空气携带各种杂质进入滤芯区域。
2.滤芯材料的过滤作用
空气滤芯的核心是过滤材料(常见为纸质、无纺布、棉质等,部分高端滤芯会复合多层材料),其内部具有密集的微孔结构:
- 机械阻挡:较大的杂质(如沙粒)会被滤芯表面或浅层的微孔直接阻挡,无法通过。
- 吸附与拦截:较小的颗粒(如灰尘)会在通过滤芯微孔时,因孔径小于颗粒直径而被拦截;部分材料还会通过静电吸附或表面张力作用,捕获更细微的杂质。
3.洁净空气输出
经过过滤的洁净空气穿过滤芯,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最终与燃油混合后参与燃烧。
4.杂质留存与定期更换
被过滤的杂质会附着在滤芯表面或内部,随着使用时间增长,杂质积累会堵塞滤芯微孔,导致进气阻力增大,影响发动机效率。因此,空气滤芯需要定期更换,避免因堵塞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或发动机磨损。
简言之,空气滤芯通过材料的微孔结构,像“筛子”一样筛选空气,只允许洁净空气进入发动机,从而保护发动机内部零件(如活塞、气缸、气门等)免受杂质磨损,延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