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安之若素
【拼音】
ān zhī ruò sù
【释义】
安:心安、安然、坦然;之:文言代词,指代人或事物;素:平素,往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过去多指对困窘的遭遇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现在多指对于错误的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出处】
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解释:某个人贪恋闲情和追求欲望,但是懒惰,遇到吃苦的事情就躲避,丧尽廉耻(或者不知廉耻)而经常去阿谀奉承,这样甘居人下,却仍然是毫不介意。
【近义词】
置若周闻 处之泰然 泰然处之 随遇而安 神色自若 漠然置之 不动声色
【反义词】
忐忑不安 寝食不安 惊惶失措 见异思迁 如坐针毡 提心吊胆 诚惶诚恐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
【成语故事】
清朝晚期,有一个叫范寅的人,名广济,字仰川,榜名寅,又字虎臣,号(啸)风,别署扁舟子。浙江会稽(今绍兴)皇甫庄人。范寅还是一个书法家,他“融化颜柳,真草皆臻神妙。四方求书者,以获尺幅若至宝。与同学赵之谦声价并重于时。”范寅也是一个热心地方公益事业的人。往昔,皇甫庄的祠堂、庙宇等公共场所里的匾额、楹联、碑记之类大多出于范寅之于。著有《越谚》一书。
在《越谚》一书中,范寅写道:“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意思是说,某个人贪恋闲情和追求欲望,但是懒惰,遇到吃苦的事情就躲避,丧尽廉耻(或者不知廉耻)而经常去阿谀奉承,这样甘居人下,却仍然是毫不介意。
其实事情往往如此,不可能的事偏偏发生,梦想的迷雾凝聚为可以捉摸的现实,我们却发现自己平平静静甚至安之若素,原以为这种情况会使咱们欣喜若狂或痛苦万分的啊!命运就爱这样捉弄人,激情自行其是,不请自来。但时机成熟,需要它上场时,却懒洋洋踌躇不前。
于是就形成“安之若素”这个成语,指对困窘的遭遇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现在多指对于错误的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造句举例】
我在日后的工作中因身处逆境而作配角时也能安之若素,认真工作,孜孜不倦,从不看轻自己。
邻家着火了,岂能安之若素!朝鲜处境危如累卵,而我国的安全自然而然也受到严重威胁。
安之若素来自每日成语故事00:0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