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组工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通过察实情、听民意、谋实策、办实事,在调查研究中提高本领、挺膺担当。
要有“想干事”的动力,在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足功夫。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做调查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和思考去调研。瞄准组织工作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课题,围绕组织、干部、人才等各领域各方面,确保调查研究站位高、主题新、作用实。对标新时代组织工作新要求,坚持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紧密联系岗位职责和实际选准调研主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更不能太大、太空。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包括制定调研方案,明确目标、调研内容、调研方法、调研步骤、调研地点、调研人员、调研对象、组织协调等基本要素,紧盯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善于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拨开迷雾,分析研究问题,锻造“既见人之所见,亦见人之未见”的眼力。
要有“会干事”的能力,在坚持目标导向上下足功夫。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组工干部要脚沾泥土接地气,下到基层调查研究还要讲究态度和方法,既要清醒地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又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求知的渴望”,以谦虚的姿态,把心交给干部群众,同他们做朋友,使他们讲真话、说实情,从而向群众寻求真理。调研过程中,既要“走马看花”,又要“看花走马”,也就是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多跑几个点,多问一些人,同时要聚焦个别有代表性的调研对象,做到全面与典型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都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党的重要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鲜明地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组工道与行》一书中提到,烟台市福山区委组织部将短时间考核向蹲点考核拓展,选派组工干部到维稳压力大、工作任务重的部门,通过与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近距离、全方位开展为期3个月的深入考核,在当地取得了强烈反响。这实际用的是调查研究中实地和蹲点调研法,通过长时间近距离调研了解,作出公平公正、重视民意的干部选拔任用决策。
要有“干成事”的魄力,在坚持结果导向上下足功夫。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1509年,王阳明在贵阳讲学时提出“知行合一”理念,“知”是感知的意思,强调只有在做过程的感知才是真的知,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就是为了强调行动的重要性。调查研究察到的实情、听到的民意,只有结合工作谋成实策、办成实事,指导工作的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通过调查研究,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纳入到决策过程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可行性。组工干部要聚焦职责使命,不断擦亮初心底色、实干底色,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聚焦急难愁盼,想千方、设百计,把基层党组织问题解决好,用责任与担当书写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在调研工作中要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实事求是,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水平,推动组织工作实现“实践-认识-实践”的螺旋式上升,不断展现新气象、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