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阴雨寒冷不断的加剧,怎么都提不起精神认真的做完一件事。一直也想就这些时日可以静心的看看一两本书,每当刚沉浸书中时,要不因为好冷终止,要不因为一些冗杂事务搁置。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找了一些“合适”的理由搪塞自己,实际上的归咎于不能静心阅读了。
一旦出了校门之后,所谓的读书,要不就是奢谈,要不就是别人眼中的假清高。用心专研书籍的也会有,一般都是为了职业所需的学习,其实,这也是很好的。
在这里所谈的当然不会是专业性的看书学习话题了,也就个人感悟的浅薄偏见而已。
世界上各国人们的成人阅读,犹太人阅读是排名第一,64本。而中国的平均阅读量是5本。这是2012的数据(来源于互联网数据)。当然就我们国民的整体数量还相差很远(其实我也是很少看书的,有没有拖全国人民的后腿还不好说)。读书时候就学过的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又要从何谈起。
应对不同的问题,国家政府部门总会相处相应的办法。一个叫做“全民阅读”的口号就应运而生。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口号有没有成效,现在还不得而知。
犹记得几年前的国学热,着实热了一把,借着这股东风捧红了很多的国学大师,一边是各家讲坛的主角粉墨登场。另一边又是在不断感叹,现代社会怎么再也培养不出明国初期的诸多大师?其实,这个中原因不是贫贱如我侪的小民所能读透。
以上没有一点贬损某人或组织的意思,只是在这一股股热潮之下的普通民众,不知该作何选择。现在在电视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条十分温馨的关于阅读的公益广告,每次看到这的时候都羞愧难当,想起自己不知虚度了多少的时光,每次拿着手机来回滑动屏幕,点开一个软件,接着又关掉;每次心浮气躁焦急于未来的前途的时候;每次一人独自游走在人潮如织的街道,而又不知去向何处么时候……
矛盾心里总是在这纠缠着,读书能有什么用?读书能当饭吃?还是能当钱花?知识能改变命运!自认为读书也很刻苦,命运之手就是在那把玩弄着。只是在偶尔的梦醒之后,藏在心底最深处,已经几近被现实全部埋葬的一个叫做作者梦的东西,在哪里微弱的呼救。
哪个广告怎么美好啊,温馨浪漫!我也多久没看过书了,多年前还可以手捧着一本纸质书,赏心悦目的品读着里面的主人翁的曲折故事。为了看定期看完租来的一本书,宁可不去吃饭,只吃一点零食填饱肚子(也想是买的,居无定所的日子不好过)。现在听到底最多的就是,兄弟啊,现实点吧,整那些没用的干啥!好吧,我就和他们一起现实点了。
今天也算是机缘巧合吧,在我们在和三四线城市里,去了一趟稍微像点样的书店。本不打算去的,但一直有个声音在鼓动着就去看看吧!因为一直还记得那条路线,那里的公交站台。一直担心着,由于那一天实体书店的不景气,我曾经唯一如果的书店再也看不到了,这座城市,可能也就没什么让我惦念的了。幸运的是,它还一直在,伴随着我对家乡的记忆一直保存着。
进到店内,第一眼的店内布景和以前没有变化。走到一排排书架前,彻底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了,每个类型的书架旁都站有好些人。有的正认真阅读着、有的拿着一本书心里不知道在想着另外的什么事、有的看拿着手机或看或发着呆……,他们又摆出他们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有的把身体斜靠在背后的书架上、走的蹲在地上、有点干脆坐在了地上……,各种畅销书籍又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原本打算买一本哲思方面的书(装逼必备品),有的过道挤满了人,最后匆匆遛了一圈,二楼上的儿童读物已是不输一楼的拥挤。最后不得已只有匆匆离去,在下到一楼时,突然在眼前看到一条横幅,上书“认真贯彻全民阅读部署,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这是有就悄无声息的走出的这家店。
个人读书什么时候成了国家的部署了,难道从我一开始进店看到为之一振的景象是假的。这都是国家的早已部署好了,我自己进到这家书店算不算也是国家部署好的。看到里面的人头攒动都是“被计划”出来的。我瞬间对读书的神圣性不再“感冒”了。
回家的公交走走停停中不断的反刍那句话,前面一个红灯,一辆抢到的小车疾驰而过,司机一个急刹车,我一个趔趄,好了,醒醒了。哦,快到家了,我又回到家了,家还是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