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认识他的时候我19岁,还在高三复读,青春年少的我疯狂的迷恋着黄家驹。那时候喜欢民谣,喜欢吉他,喜欢看抱着吉他深情的弹唱,淡淡的忧伤与不羁,觉得有无限的魅力。
那是一个深秋的周六,放学的我坐公交车回家。我喜欢靠窗的位置,习惯性地朝窗外看去,漫无目的。青春的我,是忧郁的,是沉默的。车到站打开车门的瞬间,我看到了窗外站在路边弹吉他的他。他穿着黑色外套,红黑格子衬衫,吉他上签着龙飞凤舞的他的名字,微黄的卷发,凌乱中带着倔强,看着有种中世纪诗人般的忧郁。那天,他唱了一首《有没有人曾告诉你》,陈楚生的歌,他说献给他的妈妈,唱的很深情。就那样一瞥,没到站的我鬼使神差的下了车,背着书包呆呆站在路边看着他。心里有一个念头,“他是不是流浪歌手,他是不是没有吃饭?”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想带他回家吃顿饭,刚好妈妈说了,今晚吃饺子。一曲唱完,我突然想起,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拿着笔上去让他给我签个名。他有些惊讶,看着我,然后笑着很快签下了跟他吉他上一样的签名,顺便还写下了他的QQ号。我羞涩的说了声“谢谢!”,然后迅速把作业本装进书包里,再次踏上回家的路,内心无比激动。
回到家,我小心翼翼的翻看那一行字,后面的字没认出来,但姓跟我一样,我们一个姓。我的高中时期,是一个高冷且自恋的人,我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懒得跟别人打交道,甚至半个学期,好多同学我都不认识。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喜欢文字,喜欢书里的各种故事,联系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观察生活的感悟,都写在我的随笔本里,晚自习一写就是三个小时,感觉就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听不到别人的吵闹,在自己的故事里忧伤着,开心着,我是外在苍白,内心明媚的女子,从小听话,在冲上去要签名的时候,我是有多大的勇气啊!果然,年少的时候,是不管不顾的,有个词是我从青春文摘上看来的,叫“奋不顾身”,起初不理解,后来的这些年,我都奋不顾身的用力爱过。
……
时间过得很快,周一中午我给他打电话,他没有接,信息也没有回。我想他是不是后悔了,两点收到了他的信息“去政务大厅”我回复“好的”。我离得不远,所以直接走过去,虽然是冬天,但阳光很强烈,晒在我的羽绒服上,很热。我站在门口,想起当初领证也是很仓促,我们参加了一场婚礼,然后顺便去领了证。那时我还是短发,叛逆的漂了一缕浅蓝,穿着带很多铆钉的白色夹克,他穿着黑色的西装,酒红色的衬衣。我们的照片也是在民政局临时拍的,有点凌乱,但看得出洋溢在脸上的幸福。他大我七岁,那一年,他26岁。
我进去里面,有好几对人在等待着,都是年轻的情侣,看来都是结婚的,然后一脸幸福的商量着等会办完去哪里。我挑了一个位置坐下,心里有点紧张,心砰砰的跳,可能是因为太久没见了吧!我翘着腿,看起来让自己显出平静无所谓的样子。
谁也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结果,谁也刚开始不是奔着分散去的,可人生的无奈就在于有些时候拗不过命运的安排。以前有人点评他的喝情感不是很饱满,不是很强烈的孤独,有点浮在表面,我离开这些年,味道听着对了,原来雕刻内心的是经历,灌溉幼稚的是成长。
总有些大彻大悟要经过刻骨铭心的疼痛,我们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