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误区

“知识管理”是每个热爱知识的人的刚需

时常感觉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说不出”、“别人提起时知道一点儿”,那么就说明,你的知识,没有被管理好。

知识管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收集知识、整理知识

·转化知识、产出知识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我之前对知识管理的理解误区在于:我把知识等同于信息,我需要接收的信息太多了,我一时间处理不过来,所以我需要有一套方法系统去管理它们,让我在需要应用时,能够方便地提取相应的信息,接收这些信息,并形成我的知识再去运用。

事实上,知识管理,管理的是内化到了“我”脑中的知识,而非我拥有的书本、微信里的收藏等外界的被称为知识的信息。

说到底,知识管理就是深度学习。管理知识的各个方面,如收集、整理、转化、运用等,其实就是我如何把头脑中分散的知识整合并加以利用、加深内在理解、加强外在运用的过程。

而各种所谓的“工具”,如笔记软件、思维导图等,它只是帮助我整理信息用的,它不能让我产出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它们只不过是书本知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知识管理,绕不开“复盘”。

“复盘”这个词,我也是2017年才接触到。

而“复盘”这件事,其实我早就在自发地实践着了。

以前在小学工作的时候,那对我而言是非常新鲜的经历,每天都有不一样的问题出现并学习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每天都要给学生上课并能在每一节课后得到资深教师的提点。

而当时我每天晚上都会把当天学习到的解决学生问题、某一个点的教学技能记录下来。

当时只是觉得,每天新鲜的东西那么多,这些问题以后还会遇到,而我自认为无法一一记得这些事件,于是尽可能地详实记录下来。

多年后的现在,我才知道原来当时自发的这些行为,是多么可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