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洪安边城记

边城

游洪安边城记

漆钢

由川河盖沿四十五道拐盘旋而下,云路宛转,地势奇险。车抵山脚,途经洪安镇,隔河相望者,湖南花垣县之边城镇也。予先后来此者二。此行经占华、应祥提议,众人挟余兴往焉。

边城镇,即旧时之茶峒镇也。其声名显扬,引来中外游客无数,沈从文《边城》一书厥功至伟。斯地居人以土家、苗、汉为主。横亘一河,分隔黔之松桃迓驾、渝之秀山洪安二镇,有鸡鸣三省之说。三地往来,藉铁索笼一凹口之木引乌篷载渡,故以“拉拉渡”名之。渡头有沈从文大书“边城”二字于壁。解放战争,刘邓大军据此入川,故于渡口立塔以为纪颂。其河名花垣河,波光粼粼,清澈见底,水中游鱼,清晰可数。此际重来,复见如画风光,意中甚适。及渡河,见镇中古式建筑,参差错杂,次第作屋。里闾犹自,恍若桃园意味;风物依然,还疑岁月沧桑。闲步江皋,拂石小坐,再朝于岸边鹅石间,徒手捧细鱼十余投于矿泉水瓶,予度久之必将因瓶小而缺氧,应祥复觅一塑料桶延入其中。予本鱼痴,笑语应祥、再朝曰:予将携之回渝。二君慨然允诺。

当此之时,水边有湘女浣衣石上,街店中有老者安祥自守,偶有三、五游人闲游,全不见传说中湘西彪悍民风矣。予等坐于江皋石上,举目四顾,天蓝水碧,满眼清空,江心一岛,即“翠翠岛”。岛依《边城》书中情景而建,中立“翠翠”塑像。予假手机随拍江天丽照若干。

正午,返洪安,饭于镇外一道店。店后有溪,溪中山石随布,淙淙有声。应祥复以盆捞得不知名细鱼十余,另有寸许光唇鱼数尾,实可证此地生态乐境也。席间,应祥述其近年著力隐学,兼及山乡奇异事颇得趣。饭毕,福毅驾车,予执应祥、再朝二君所获小鱼回渝。归程漫漫,无聊之余,忽忆石珺兄尝于其皖南故里,捉溪鱼数尾,蓄之以桶,续氧以泵,于一日之内,飞车千余公里携归渝州之举,故以鱼照发石珺以示逸情。石珺兄戏曰:“哈!盼能成为重庆鱼”。盖因其牵心数百里车程,难免不因失氧而伤也。所幸者,抵渝后,除亡一二外,余皆活跃如常,活力四射,此亦趣事耳。

予天生喜鱼,方四龄,于乡下误抓水蛭认作鱼养,令予母多年内引为笑谈。即长,此兴不衰,举凡金鱼、热带鱼、海水鱼俱曾蓄养,惟近年喜野生小鱼,每网购养之乎书房玻缸,亦足慰尘怀、舒倦眼矣。欧阳修《养鱼记》云:“……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予之爱鱼,与欧公神思相接,可谓物情未穷。予平生多所嗜好,非止纵酒狂歌之属,然可慰者,似未玩物丧志也。

归渝后作三绝云:“乌篷摆渡晓烟披,余韵悠然退俗思。慰眼清粼鱼可数,江干倚石看多时。”(《洪安拉拉渡》)“居身犹未染幽蒙,爱此悠悠世味空。捉得清江鱼数尾,儿时优乐漫胸中。”(《闲趣》)“湘黔渝界此中分,四海扬声迥不群。一曲情歌招远客,生辉瞻赖沈从文。”(《边城》)

己亥农历六月初六,适可居元瑀漆钢记。

湘女
清水江
洪安镇
边城

野生鱼

乌篷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摄影:田昌宏 文字:逗霸欠之 边城边城,梦里徘徊。桃花源美,我的苗乡。 十八远行,何日再归。一眼万年,拉拉渡边。...
    逗霸君阅读 3,895评论 15 24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1,590评论 0 15
  • 今天有雨,风很大。
    简单旅途阅读 101评论 0 0
  • 浮华世事渐已冷,悲喜隐深心。怀古观今,难舍是佳人。更难堪凄凉夜,对孤灯,环顾无影。屏上虚情,徒悲皆幻景。
    橘子sandglass阅读 1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