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游客与贼

王金庄即将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来旅游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的游客很文明,有的人不是游客而是贼。

“成为遗产地不是什么好事情,把贼引进了村里,萝卜白菜柿子花椒什么都偷,一口袋一口袋,装到车上就走。”

“分地时都想分路边地,交通方便,可我黑绵河的玉米没长成就被偷够一驮的,和圪蛉毛骚猪獾一样,专吃嫩的。”

“也不能一概而论,有游客到我家里,看我住的小破院,非要给100块钱,天下还是好人多。”

老百姓议论纷纷。

我在跌水沟马路边有两块地,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管理,荒草不少。种上谷子不好锄,若种玉米,不好锄可用灭草剂喷洒。有人告诉我种玉米会被游人糟踏。我没听劝,仍种了玉米。

前几天我去摘花椒,一看,糟踏了不少,成熟一穗少一穗。

以前,村里有口的(巡查员),抓住小偷,或则罚款,或则在群众大会上批斗,村里有严格的村规。分地到户后,口的取消了,小毛贼如入无人之境,尤其小小毛游客,南爪豆角见啥偷啥,村民十分气愤。

我想,快有一个规则了,有人要撞枪口了,今日发文,先捎个信儿,手长的要倒楣了。

我今天遇到的是文明游客,从山上下来,秋毫不犯,他们想买些花椒,付我10块钱,要一斤花椒,山上没有称,让他们自己拿,我看拿得少,再给他们装些。他们还想买些太行小米,秋收大忙,没空回家卖米,想到他们大老远来不容易,还是回家办理了。

游客文明,咱也得文明,并且我们就要成为全球公民了,要用全球公民的标准看待自己。

这对夫妇一个在银行工作,一个是教师,都是文明人。他们还教了我一些金融理财知识,互联网知识。对待文明人,我们要热情,我开上三轮车,连米带人把他们送到停车的地方。其乐融融,这多好啊。为什么有些人非要大老远来遗产地做小偷贼子呢?


留言精选

简友/星空

水至清则无鱼,想来那些游客在偷窃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怕被逮到吧,或者心理还有一些不适宜的羞耻感。

如果他们是要明抢的话,就更加的严重了。

好在不是抢的。

不过,看到玉米被偷了的苦主估计也是一脸的郁闷。咋说呢,这种事请啊,靠教育是不行的。

就好像有人说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人的素质高之类的话,其实,不是他们的素质就比国人高,是人家的法律健全到令人发指,小到偷农场主一个玉米也有相关的法律条文来打官司。

所以,人们偷东西的犯错成本就高了,自然偷的人就扫了。

而我们国人,通常是偷了就偷了,没有人管,所以啊,旅客们就喜欢来个顺手牵羊的小闹剧。

就好像是我们北方人旅游的话,到了南方盛产美女的地方也喜欢多看几眼哪里的美女一样的道理,即使是不能带回来,也要多看几眼有个回忆。

所以说啊,人性如此,我的建议倒是感觉这是村委会不作为的表现,应该对村委会问责,让他们派出一个代表,巡逻这件事情,特别是沿路的地方。

不然的话,你依靠人都是孔子吗?

所以,如果不是有相关的巡逻员来管的话,就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是自我安慰的说水至清则无鱼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