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

                                                                         文ℓ吴尽夏

我读过的所有散文,我最喜欢余秋雨的散文,他的散文娓娓道来,如袅袅炊烟,淡雅而不稠密,而且还能学到很多知识,他的散文不是单纯的抒情和唱高调,从他的散文中你能读到历史的厚重,人文的细腻。

千年一叹始于希腊,终于中国的万里长城,在千禧之年从尼泊尔进入西藏,穿越四川,陕西,山西等地,最后回到了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土之上。

越野车空运到希腊,车队每驶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余秋雨就会写一篇结合历史文明的散文,散文有血有肉有知识。如果学习初中历史外国史部分,读过余秋雨的千年一叹,理解起来会容易些。车队一行把整个四大文明古国和各种文明的发源地都走了一遍。爱琴海边高大的石头柱子有拜伦的签名,残破的石柱透着千年的沧桑。伊拉克的篝火旁吃过烤鱼。

千禧之年距今已有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年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战争在摧毁文明,老百姓在顽强的活着。车队一行来到阿富汗巴米扬,他们站立在融合希腊,波斯,印度风格的大佛前静默,或许他们不知道在他们走后不久塔利班炸毁了两座55米高38米高的大佛,世人再难看到,此景已经成为了照片和影像。

恒河的圣水里沐浴着虔诚的祷告着,余秋雨也在思考印度的文明,佛教圣地,在西土大唐的眼里,天竺是那么神圣。

余秋雨总是用一种悲天悯人的风格在散文里,淡淡的忧伤。

如今以色列和中东国家打的火热焦灼,亚伯拉罕,哭墙,戈兰高地,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位学者踏足了这里,在这里短暂的沉思,文明是人类的是世界的,战争是政治极端分子的手段。

唯有强大才不被欺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