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之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

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要始终贯彻的方法论。是从分析需求到实现需求的必经之路。其实,我们在设计需求的过程中,一直有用到这个,但有时候需要将这些更规范化,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

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由Jesse James Garrett 在《用户体验要素》中提出的,包括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是需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战略层:

主要包括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其实就是产品的战略定位,通过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方式,收集用户的需求,再筛选出核心需求,考虑产品差异化,从而确定出产品的定位。

范围层:

范围层就是需要确定具体的产品需求。上一步是通过用户需求,确定了产品的目标,方向。这一步就是将产品的目标方向转化为具体的产品需求,也就是产品的业务模块,然后需要考虑需求的优先级,而分析需求优先级则要考虑需求的覆盖人群,开发的人力,营销的策略等。最后就确定了阶段任务,当前优先级高的任务。

结构层:

结构层主要是对具体的需求进行设计,包括交互设计和信息交互。这个阶段需要梳理清晰需求的业务逻辑。比如用户的最优实现功能路径,需要展现给用户什么信息。最终的目标就是能够输出简单的框线图,业务的逻辑图等。为后面的原型设计做准备。

框架层:

框架层是输出完整的原型图。有了上一步的业务逻辑梳理,简单的框线图,信息交互设计,这一步设计原型图就简单多了,主要是从用户实际使用功能过程中的交互体验出发,优化交互流程,充分考虑控件、界面排版、文案等。

表现层:

进行 UI 设计,对控件,排版再次设计,运用界面的一致性等规则,输出交互合理,界面排版精美,不偏离产品需求设计的设计图。

最后,通过了解用户体验的五层模型,发现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是离不开的,两者会充分体现在工作过程中,要设计出用户体验好的产品,那么设计的步骤,逻辑,一步都不可省略。这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肯定还有更多复杂的情况,要各种分析利弊,取舍了,这就是产品经理的工作常态,做到每天不停的分析,不断优化,那么产品的体验就不会差。产品的不同阶段需要处理的事情,其实也是可以分析的,下期将从这个点出发,加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