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就不孤单——三年级建筑板块札记

这一时期的儿童发展:

孩子处在3年级的阶段大多是9岁——10岁,他们大多在经历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华德福教育中被称为9岁的“危机”。孩子的自我一方面意识到与周遭世界的分离,要想参与到世界中来,却不知道如何参与;另一方面这样的一个孩子的自我开始逐渐清晰,自己开始尝试着进入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建筑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知道凭借他们的双手,可以稳稳的在大地上上生活;另一方面,通过带孩子们真正的建构房子来让他们建起一层鞘膜来包裹“自我”,形成自己这个阶段需要的内在空间。

而该版块的目的亦是引导孩子们做一个内在的建筑,一个人类的庇护所。

引入:以有巢氏的由来为开始,我们拉开了建筑版块的帷幕。

当孩子们听说上古时期的人们最初的住所是择地挖坑而眠时都惊呆了。

以穴而居和构木为巢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内在图景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内在图景
小细节,山洞中毒虫横行

清新而祥和


风格不羁而洒脱

简单回顾了下人类居所的发展史。

择地挖坑——穴居——树屋——人类开始有了家。

说到自己的家时,很多孩子已经按捺不住要分享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分享了我记忆中的家。

片段记忆和被雷劈到的雕塑


温暖有爱的家

有许多美好温暖的家

学校附近刚好有座百余年的房子,我们一起去看了老房子。

每一处都体现建筑之美

排队出行

依然有人居住的老房子

互相提醒:要跨过门槛儿喔

孩子们充满了好奇

印象深刻的瓦片

抑制不住的喜欢

有细节的老房子

小院全景

瓦片摆出的招财进宝

回忆了自己的家,也参加了老建筑,自然而然,孩子们说到了现在的家,也因此对“家”有了更多的认识。

有人说:家是你累了可以休息的地方。

有人说:家是温馨有爱的

有人说:家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有人说……

对于家的认识,孩子们的情感浓烈,我板书了所有孩子们关于家的话,竟写满了一黑板。

动物的家

知道了人的家,我们也需要了解在自然界中动物是如何居住和生活的。

我们认识了河狸和园丁鸟的家

了解了这两种小动物建造家的过程,孩子们感叹:他们太聪明了;河狸太有毅力了;园丁鸟眼光真好,还会“垃圾”分类。

河狸和园丁鸟的家

森林小屋

如果在野外,我们会有一个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在户外寻找合适的位置时,发现地上有一个土坑,一位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的叫起来:“老师,我发现了一个土坑,这会不会是有巢氏他们挖的!”我说:“有可能哦!”

孩子们总是充满了想象力。

孩子们自发抬上长棍做横梁

考虑到外出长又粗的木棍不好找,几位学生“贡献”了他们的秘密基地的长木棍,并一路扛到目的地。

未带工具全靠手,分工找材料

没有带任何工具,孩子们自己找来了合适的树枝,至于捆绑要用的绳子,他们迅速想到了要用构树皮。

基本完工,在完善

建好森林小屋后,孩子们想起了河狸和园丁鸟的家,便自发寻找材料来装饰小屋。

有的找来了野果,有的找来了树叶,有的找来了小石头。

收工!好开心呐!

建造小屋趣事多,来看看孩子们的发现吧。

生动的建造过程

哇哦,发现了一颗蛋!

大家伙热火朝天的干活

建造过程

安静躺在草丛的一颗蛋

很有空间感的森林小屋

看到好多壁虎

建造过程

了解典型的建筑类型

土楼

吊脚楼


江浙水乡民居
土楼

土楼

土楼

吊脚楼

冰屋

梦想小屋

在了解了如此多的建筑后,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我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让他们来设计,策划。做一个属于他们的梦想小屋。

历时一个月的梦想小屋要展览,一定要有仪式感。

盛大的梦想小屋展示会开幕!

每个孩子都向大家展示并介绍了自己的梦想小屋。

盛大的展示会

建造鸡舍

四年级孩子们即将学习动物,因此本次我们选择在竹林中建造鸡舍——竹林鸡舍

动土仪式

准备材料

学习垒墙

合作搬运和好的水泥

基础完成

垫土+铺砖

地面平整

搬运檩条,搭房顶

石棉瓦铺顶

第一层完工

来看看孩子们记录的建筑日记。

工具与材料

不一样的图景

依然是工具与材料

如何建鸡舍呢?

细致的分工

建造过程

建筑日记

干活中的有趣发现

条理清晰的回顾

建造过程

虽累,但更有趣


热火朝天的干活

在建鸡舍的过程中,孩子们尝试了各种工种——搬运工、垒墙工、运水工、活水泥等等,每一份工作都做的很认真。我也看到了他们小小人的内在大大的力量。

他们也学会了合作、等待、帮助。

在这个世界上,有家就不孤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