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后随父亲定居扬州。朱自清幼年在私整读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6年,朱自清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2月出版的《睡吧,小小的人》是他的诗集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朱自清在江苏、浙江一带教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此外,他还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这时期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其中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 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威尼斯》等。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1932年支持并参与“左联”活动,1934年兼任进步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1935年参与“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选(代替郭沫若)。

1946年10月,朱自清携眷随校乘飞机回到北平。回北平不久,即积极从事为纪念闻一多而命名的《新生副刊》和《语言与文学》的创刊筹备工作。决定以闻一多为榜样,向鲁迅学习,为迎接新生的中国,面对黑暗的现实,高举起锐利的投枪。他热爱青年,同情平民,自身虽贫病交加,却仍关心别人。积极支持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支持“吃大户”的举动,指出了广大饥民“被逼得无路可走”,不能再“安贫乐道”“安分守己”。他自己的日子越过越贫,胃病越来越重,可仍坚持一课不误,一事不误,并应吴晗之约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字,直到饿死也绝不领取,垂危时还一再叮嘱家人不可领取。于1948年8月12日逝世于北大医院,享年仅五十岁。朱自清一生写下大量诗文,均收在其全集中,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用的,典出《楚辞·卜居》“宁...
    波妞哦阅读 2,755评论 0 1
  •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
    柴柴ai哈哈阅读 786评论 0 2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84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3,584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696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