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夯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基层实践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如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道路。两会精神聚焦时代发展,回应民生关切,其中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相关内容,更是为乡镇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与行动指南 。作为乡村发展的前沿阵地,乡镇必须深刻领会两会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路径,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通过开展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活动,不断提升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带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同时,完善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乡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让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推动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镇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按照两会提出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可以充分挖掘乡村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农民增收。也可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此外,积极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注重人才培养,汇聚乡村振兴智力支持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各类人才的积极参与。一方面,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依托职业院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出台优惠政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资金支持、场地保障、技术指导等服务,吸引在外的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带回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城市人才下乡,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等方式,鼓励城市人才到乡村开展技术服务、文化教育等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深化乡村治理,营造乡村振兴良好环境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良好的乡村治理能够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事务管理,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农民自觉守法用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法治水平。注重德治教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

全国两会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乡镇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深化乡村治理,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乡镇力量 ,让两会精神在乡村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