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过《富兰克林自传》之后,正准备读查理·芒格书单里的(美)卡尔·范·多伦所著的《富兰克林》,结果从图书馆借到手的时候发现拿错了版本,这本是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
沃尔特·艾萨克森是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1952年生于美国新奥尔良,曾先后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一名记者,开始职业生涯,并曾出任美国著名杂志《时代》周刊总编辑和世界传媒巨头CNN公司的总裁。
1992年他所执笔的第一本传记《基辛格传》被书评家批评不专业,但经过十几年沉淀之后,他所写的传记《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却都能够脱颖而出,获得了成功。2012年由沃尔特·艾萨克森执笔出版的《乔布斯传》是乔布斯首次授权的自传。
库克对《乔布斯传》的评价并不好,认为那是对乔布斯的伤害。
同样的,库克也并不喜欢另一本传记《成为乔布斯》,认为它“是对之前写过千百遍的旧事再略加修饰重提一次而已,专注于乔布斯个性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你以为乔布斯是一个贪婪自私的利己主义者。这本书并不引人入胜,而书中的乔布斯是那种我一点儿也不想跟他共事的那种人。”
传记,常常都有这样的通病,就像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传记中的人物大约也是如此。
有些传记作家习惯用文学浪漫的手法,演绎、塑造他们心中的名人形象,常常会导致人物的失真。但本书作者在这一方面的缺点不严重,可以看出他已经在竭力避免这一点。由于他的第一本传记被批评为:
许多事实的错误,资料的不当引用,采访中提问的倾向性,漏掉很多重要当事人,采信了一些间接传言,甚至自己做主观推测等。
他之后的传记似乎在这些缺点方面尽心修正,并且将创作的重点放在了证据可信度。
正如本书扉页“媒体推荐”里很多书评提到的,本书的一大特点就是考据详实、论证可信。戈登·S·伍德《纽约书评》更是写道:“艾萨克森此书极可能取代多伦所著,成为最具权威性的单卷本富兰克林传记”。
所以,作为对《富兰克林自传》的背景和资料补充,这本书应该是值得信赖的。
书的前半部分忠实的参考了《富兰克林自传》,它所传递的热情、幽默、活力和真诚,同自传相当的一致,有时读起来像是自传的一本书评。而在书的后半部分关于情人和政治的内容,由于在自传里是较少涉及,这一部分的风格更偏向史实的考据,虽然数据详实,但稍微缺少了点幽默和感情。
每一个文学作品塑造的都是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记”也是一种文学。传记作者通过查阅史料,能够得出也只是自己对主人公的认识和评价。即便是史料特别真实,细节特别正确,也不可避免的加入了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让主人翁成为一个符合作者语言逻辑的人物。这或许也就是库克否定乔布斯传记的原因。
所以,不同传记作者笔下的同一个名人,可能会让读者感觉非常的不同。至少,本书和《自传》中的形象就不完全一致。同本书相比,《富兰克林自传》充满了饱含感情、个性的回忆,用富兰克林自己的逻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虽然有些细节和真实情况有出入,但富兰克林本身的人格性情、魅力和文学造诣,让他的形象血肉丰满,极富感染力。这些方面是传记作者所不能达到的。
或许,传记文学中存在一个矛盾:充满感情,有所侧重的演绎可能让形象血肉饱满,但会造成造成形象的失真;充满理性的证据罗列比较接近真实,但会形成碎片化的堆砌,放大毫无分量的细节,有时又因感情不足而缺乏感染力。
本书属于后者。但从好的方面来讲,那就是充满理性,证据确凿吧。与《富兰克林自传》相比,虽然整体形象损色,但本书补充了更多的可靠细节。约瑟夫·J·埃利斯在《纽约时报书评》对本书的评价为:考据详实、文笔简洁、论证可信,很多信息都令人耳目一新。从这一点看出,作为对《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的背景补充,本书是很好的选择。
对于本书具体内容,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因为作为一本好的参考书,下次我写《富兰克林自传》的时候会好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