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

从今天开始,我将尝试每日更新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想法。通常的格式是引号内为原文,其后为我的个人想法。由于我个人的见识局限性,对我个人的想法,欢迎一起讨论,若有人身攻击者,视为童言。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今天的创伤记忆在群体思考“我们是谁”、“我们要有怎样的未来”这类认同问题中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愉快与幸福的记忆如平静的湖水,当你身在其中时,不觉得其存在,但却无处不在;而痛苦的记忆则如行船滑过湖面,如此醒目。我们不容易轻易忘却痛苦,是出于我们进化的本能-我们需要识别每一种风险才能够生存繁衍。

“各种社会群体、国族社会,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文明,不仅在认知上辨认出人类苦难的存在和根源,还会就此担负起一些重责大任。”————若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免于同样的灾难发生,那么这种教训的吸取必须是全民性的。对痛苦记忆是反省的前提,因此必须是全民参与的、对苦难有根源性的认识,并由此识别每个人在其中的责任。

“只有群体共同构建的灾难回忆才对群体有共同的教育意义。即使我们自己不是直接受害者,我们也不能做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的旁观者。”————需要有一种“命运共同体”或者“你的今天状况就是我明天的”这样的认识。

“在犹太人大屠杀变得“与我有关”的社会自我教育过程中,许多普通公众不仅觉得受害人与自己有关,而且还觉得加害人也与自己有关。”————这是一种全社会的深刻反省。把重大的社会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每个人都对其负有责任。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把这些结果推给政府或者掌权者。什么样的社会公民才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好人在坏制度中会作恶,”————制度如轨道,人只是在其中行走。当轨道偏了的时候,个人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会随轨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