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墙之受害者模式

R:受外界支配的受害者模式。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也偶尔扮演一下,就是“受害者”遇到问题时经常启动“痛苦”按钮,把自己不开心的状态归结于外界,这些人开心或者不开心都是由外界和别人来掌控的,他们的沟通模式常见为:是的。。。不过,你不知道。。。其实,就是总有各种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从而博得大众的同情。受害者们常见的生存法则包括:推卸责任;逢人分享自己的凄惨故事;用受害来博得同情和帮助;自我伤害,绑架他人。

I:

What:打破受害者思维模式的方法:让自己从受害者转变为掌控者: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

Why:如果我们不能打破这种思维定式,从认知上做调整和改变,就会演变成一种边缘型人格,最终成为一个“情感空洞”,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Where:当我们的情绪中出现凄惨、可怜的迹象时,我们就要注意这是受害者模式思维被启动了。

How:

1、后知后觉

(1)找到一个自己的受害者场景

(2)找到这个故事背后的模式

(3)给自己一个新的掌控故事

2、当知当觉

(1)当情绪来临时,如果是受害者模式情绪,要第一时间有意识

(2)让自己和这种模式相处一段时间

(3)尝试着把它拆掉

3、先知先觉

观察这个情景发生的地点,提前调整好心态

A1:身边某朋友受原生态家庭的影响,导致自己脾气暴躁。因为幼年时,父母经常吵架和对他训斥,所以他把自己现在很难掌控情绪这个个人问题归结于自己的父母。一旦有合适的场合,逢人就诉说年少时家里受的苦和带给自己的阴影。这是一个典型的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父母的原因。原生态家庭的确对人的性格、价值观养成有很深的影响,毕竟在小的时候,孩子的心智不成熟,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肯定会养成一些不好的情绪问题。但是成年后,人开始脱离父母独立生存,如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不去拿出点行动做改变,只要遇到问题,就把责任归结于父母是不成熟的。

A2:

目标:

(1)回顾自己曾经有的受害者模式,分析场景、背后的模式,重新演绎掌控者的故事(2个);

(2)当受害者模式再次启动的时候,让情绪自然流动,学会和情绪相处,之后尝试把它解决掉

(3)前两个修炼好后,下次这个场景再发生时,提前调整心态

行动:

(1)12月31日前,用滴答清单按照目标(1)的要求回顾自己的2个受害者模式,并进行分析进行记录。

(2)当受害者模式启动的时候,把过程和感受用滴答清单记录下来,并把最后拆掉它的过程记录下来。

(3)当这个场景再次发生的时候,提前调整心态,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样作死你有吗?】觉得对方迟迟不肯表白/结婚,是在故意浪费自己的时间。总是说自己好倒霉,为什么遇到渣男的都是我?...
    恒昌心语阅读 2,753评论 2 4
  • 一 每次,出行 心底,凄然 那城,那人 每次,黑夜 蜷缩,室灯 那怪,那妖 黑夜,出行 帐幕,丛林 拥挤,空气 二...
    刘迟阅读 262评论 0 0
  • 看到书名大家有没有觉得哪有这么厉害的书呀?要真的有那不就没有吸烟的人了。 其实我看到书名时第一想法也是这样的,可当...
    Apple_刘志英阅读 790评论 0 1
  • 哀伤。曾经喜欢的女生保研失利后情绪低落 一度动摇了继续考研的决心,当时我这样和她说。后来笔试过了 现在看复试,希望...
    岚风的叶子阅读 29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