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任务

       人不可能时时都保持一个绅士状态,遇到心里觉得委屈的事,一定会用实际行动“反击”回去。八月正是大批学生出来找暑期工的时间,公司顺势招了一个实习平面设计师给我,工资开的还挺高,反之,我作为创业者,并没有任何工资可拿。实习生Y小姐平日里主要帮我做单页设计的工作,我们俩的活差不多,等于是各分一半,我虽然有了半年的实习经验,但面对高等学府出来的设计师,我还是有差距的,当Y小姐得知我们团队和她差不多大,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我并不明白这种惊讶的含义,到底是因为我们作为主管,业务水平的有限,还是我们作为同龄人已经有了惊天动地的事业,没有人知道。不出半个月,Y小姐已可以独自完成所有的设计,我除了检查下每天的设计进度,逐渐变成了一个每天朝九晚五零收入的打工族,心里最想说的就是那句:“老子不想干了!”

       我这人还有个习惯,就是在感到失落的时候,喜欢写写小曲,虽然唱歌水平经常被人吐槽,但还是乐此不疲,很显然,这次的“小失落”又再一次被我埋到了作品里,就是后来《援雨之音》的由来。《援雨之音》一开始并不是我主观想拍的,正巧那年又有一次江苏省阳光DV创意大赛,我作为学校提拔安排的名额之一,希望我可以再拍一部作品参赛,如果能获个奖,那肯定会对我以后的找工作带来便利,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学校愿意为我这次拍摄支付成本费用,想到这,我决定全力以赴,为学校拿个奖回来。

       拍《援雨之音》有了学校的赞助以后,我变得大胆起来,不仅放弃了原来的小DV改用专业扛肩式摄像机,还专门在全校招募专业表演者,并且承诺每个人都发放工资,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在拍摄领域上提升一个级别,更重要的原因是让L先生团队看看,我并不只会做个设计。

       跟L先生请完假后,我便安心地在学校开展了演员试镜会,那一次,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导演”所要担当的“责任”—给别人机会,给别人该有的报酬。学校告诉我,所有涉及到的拍摄费用报销,必须是在我完成以后才能进行,这就意味着,我必须先自己支付拍摄费用,那时我还不算很清贫,卡里有一千来块,这好用这笔钱,做一次“杠杆”行动。

       我们利用十一小长假的时间,把《援雨之音》拍完了,期间有一件让我至今不寒而栗的事—把消毒灯误当成补光灯,导致现场除了带眼镜的人以外,其他所有人的眼睛都被紫外线所照伤,这是我这么多次拍摄以来,第一次出现安全事故,被紫外线照过的眼睛会不停流眼泪,酸胀红肿,挣不开。好在第二天,大家的眼睛慢慢有了好转,才有惊无险。

       拍完后,我拿着成品去找老师,虽然拍得内容没有想象中那么正能量阳光,但整体还说的过去,交付好作品后,老师让我整理好费用发票,打算把我支出的费用报给我。费用明细其实在我心里早有算盘,我必须要把工作人员和我的工资赚出来,我仔细列了报销明细,在网上找了一个“黑作坊”,开具了我人生的第一张发票。当然报销之路没有这么容易,在我狂轰滥炸的劝说下,学校最终同意帮我全额报销,我知道,学校早就明白里面的“套路”,但还是愿意放下防备,给了我一次豁达的机会,在此感谢下我的母校。

       领到工资后,我邀请了所有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包下了老校区旁边的雅间。饭局上,我用信封把每个人工资单独包好,里面附上评语,用黑色的签字笔,写上了我的名字:这方法是我大二第一次参加实习,跟老板学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我用上。那晚我们聊到很晚,仿佛彼此都有太多想要发泄的情绪,那真是一段“有如神助”的经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