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星
宁夏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既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全区组织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阅。组工干部在这场风雨洗礼中,肩负着动员组织、凝聚力量、鼓舞士气的特殊使命,须以最坚决态度贯彻指示精神,让党旗在抗洪一线高高飘扬。
堡垒筑在浊浪前,党徽亮于风雨中。组织体系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坚实底座。面对洪峰侵袭,全区各级党组织迅疾响应,建立“网格化”责任体系,构建起一道道“红色堤坝”。中卫市党员干部深夜冒雨奔赴隐患点,紧急转移安置群众;吴忠市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在齐腰深水中筑起临时防线。这强大组织网络,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抗击天灾的磅礴力量。
铁肩担起千钧重,赤脚踏平万顷涛。“一线识别、一线考验”成为鲜明导向。各级组织部门将防汛战场作为检验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推动万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他们或驻守险段、日夜巡防,或深入村户、排忧解难,以血肉之躯为百姓撑起“生命之舟”。石嘴山干部跳入激流封堵管涌,固原党员连续奋战数十小时加固堤坝——这些闪亮身影,正是“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生动诠释。
专家把脉除险情,技术驰援保家园。组织部门积极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协调调度水利、地质、应急等各领域专家,提供智力支撑。无人机高空巡查、水文实时监测预警、地质雷达探测隐患等科技手段,成为防汛救灾的“千里眼”与“顺风耳。专家团队精准研判、科学施策,为高效排险除患、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关键保障,让“科学防汛”的理念在塞上大地落地生根。
洪峰终将退去,家园亟待重光。组工干部当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灾后重建的磅礴力量。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战场上,让鲜红党旗继续引领方向,让“人民至上”的誓言在每一处重建细节中熠熠生辉。这场风雨洗礼,必将使宁夏的党组织更加坚强,使党员干部与各族群众的心贴得更紧,让风雨后塞上江南的彩虹更加壮丽,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基更加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