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月饼,浓浓的情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唐朝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讨匈奴取得胜利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自此月饼在民间传开,寓意团圆美好。

又是一年一度中秋时,而每年快到中秋佳节,我都会收到一份来自广州的月饼,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寄月饼的老人,已经74岁的曾德平。

曾德平对朝阳的感情深厚,对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感恩至深,1964年,刚从警校毕业的曾德平进入大连海军部队,就被指派到朝阳进行四清工作,而他四清工作的地点就是我所在的农村,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都知道,六十年代农村生活无比艰苦,条件的艰辛可以克服,但是食不果腹则是让人务必心酸。四清干部一般会在百姓家轮流吃饭,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作为党的下派干部,他们还是可以吃的饱,但是这个前提就是百姓在招待四清干部吃饭时,家里的孩子都不允许上桌一起吃饭,曾德平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不能违拗了百姓的好意。所以他都积极工作,不管谁家有他们可做可不做的累活脏活,他都抢着去去干,不仅如此,还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自己解决不了就号召其他队员一起为百姓解决。

还记得当时农村春种都采用最古老笨重的工序,要打石磙,有一次我家里春种的时候,他就主动来帮忙,正值春天最热的午后,他和大家一起干最重的活,大家都劝他悠着点,尤其是跟他一起来的队员,多数都是来自城市,一般人哪受得了这个苦,尽管他汗流浃背,但是依然跟父老乡亲一起不肯休息,不仅仅是父老乡亲,连队长都对他赞不绝口,一个19岁的城市少年,了不起!而类似这样的坚持数不胜数,一坚持就是2年。几年后,曾德平在海军部队退伍时,还专程来到我们村子告别。

等他回到广州后参加工作,他心中一直惦念着远在辽宁的父老乡亲,但是经济上的不足和距离的限制让他没办法再为这里效力,一直到他退休后,不远千里飞机过来看望曾经和他奋斗过的人已经曾经挥洒过汗水的黑土地。我也有幸被他请来一起吃饭,尽管多年不见,但是叙旧话话家常竟像亲人一般亲近,也正是从那之后,他一直想为这里做点什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当年贫困的农村尽管经济水平不高,但也是不愁吃穿,于是他就想每年为父老乡亲在中秋节寄月饼,这一坚持就是十四年。

2015年春天,他有一次回到村里,村长陪同他走访村里的家家户户,他还亲自掏腰包慰问长者。看到曾经奋斗过的地方变化如此大,生活比较富足,他说这次回去是真放心了,不过月饼还是会每年寄,因为这里是他毕生的牵挂。

每当父老乡亲吃到他寄来的月饼时,大家都会说,曾德平的月饼就像是家人团聚的牵头线,他是村里的荣幸,是父老乡亲的贴心人。甜甜的月饼口口香,广州兄弟和咱是一家人,深深的想念,满满的挂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岁月璀璨,混然为一色, 不与言说,是因你感动了欢乐, 思饮琼浆,群鸟归林。这仲夏 是如此广大,天空已被你踩在脚下。
    摩羯星一号阅读 2,976评论 5 11
  • 为了给你写那千首诗,我等了 一年又一年,等到了树又绿,花又红 黑发变白发,少年变老年 等到千年后我们又相逢天地人间...
    花香一路阅读 2,425评论 0 15
  • 农村,想必大家都知道,主要以农业产物为主,生活条件相对城市差很多,比如说:卫生,灰尘等等…但城市里很少有农村人的那...
    末日情阅读 3,012评论 0 0
  • 看 飞流 望北斗 转眼二十四年头 时光如梭 大江东流 昨日亲朋相聚首 乐心窝 中餐下厨亲手做 献丑献丑 饭后娱乐预...
    细听风雨者阅读 1,742评论 16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