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不炒股的人,也大概率听过巴菲特的名字,但是对于连巴菲特都非常推崇的利弗莫尔,知道的可能就不多了。
在20世纪最后的年份,《纽约时报》发起了一个叫“百年美股第一人”的公众投票,这次投票堪称“神仙打架”,参与者有“金融大鳄”索罗斯、最牛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和股神巴菲特等等,但最终得到这个称号的却是已故半个世纪的杰西·利弗莫尔。
杰西·利弗莫尔的一生究竟有多么神奇,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和经验中学到什么呢?读一读《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这本由埃德温·勒菲弗所著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详实记录了他对利弗莫尔访谈时所了解的内容,不但复原了利弗莫尔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更从专业角度介绍了利弗莫尔的操盘技巧。
埃德温·勒菲弗,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政治家。在其五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主要著作都是关于华尔街的。
译者丁圣元,著名投资思想家和翻译家,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在金融领域从业30年,并且翻译了多部非常具有影响力的金融著作。
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都是大咖级人物,但最吸引人的还是书籍的主人公杰西·利弗莫尔,我们还是赶紧来看看他这传奇的一生吧。
01、四起四落,一代巨擘的人生之路
利弗莫尔的传奇人生从接触行情纸带开始。他14岁就在股票经纪行营业部工作,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往黑板上抄写各种动态行情。凭借着数字方面无与伦比的天赋,他很快就掌握了预测行情的办法,准确度相当之高,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十回中大约有七八回”。
15岁时利弗莫尔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用5美元做本钱,在对赌行里赚到了1000美元。通过在对赌行交易,资产最高达到了1万美元,这是他交易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最后所有的对赌行都把他拉进黑名单,不得已他带着全部家当2500美元进军纽约,这一年他21岁。
正在利弗莫尔想着大杀四方的时候,现实狠狠地给他上了一课,不到6个月他就破产了,他的交易生涯第一次进入了低谷。原因是正式的交易所股价变动太快,而对赌行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原来那种一猜就中的方法不灵了。
利弗莫尔并没有气馁,他借了一些钱,使了一招障眼法,在其他地方的对赌行里赢够了本钱,然后再次回到纽约。这一次他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改变了策略,经过不懈努力,他的资产最高时已达5万美元,这是他交易生涯的第二个顶峰。
可是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仅仅两天的时间,又全都赔光了,他又进入了低谷期。这次他又开始审视自己的策略,并发现了原因:纸带记录的行情和真实的价格还是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仅仅阅读纸带,不考虑经纪行执行指令的情况是不行的。
再次破产后利弗莫尔回到老家,想了很多办法,用了一年多时间筹集本钱,然后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华尔街征战。
在1907熊市来临前,利弗莫尔就已经看出来这个趋势,他抓住时机开始做空,一举赢得100万美元,这也是他的第一个100万,他成为“股市之王”。利弗莫尔的人生又来到了一个高峰,可惜还是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在1908年,由于盲目听信他人,利弗莫尔在棉花交易中赔个精光,这次让他的生活陷入了困难,直到1914年他宣布破产前,已经积累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债务,他的人生进入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低谷。
利弗莫尔是没那么容易被打倒的,在朋友的帮助下,借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契机,他再一次东山再起。
从这之后,利弗莫尔的交易技术日臻化境,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时做空,获利1亿美元,达到了事业顶峰,这也是他一战封神的时刻。
但是在多年的精神高压下,他患上了抑郁症,在1934年第四次破产,这一次他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于1940年底自杀身亡,利弗莫尔传奇的一生就此落幕。
02、我们能从利弗莫尔这里学到什么?
如果本身就是金融行业的人,或者参与炒股,那《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就是必读书籍。书里浓缩了利弗莫尔毕生的智慧,值得我们反复咀嚼。
随便拿出他的一句话,就堪称经典,比如这一句“我之所以挣大钱,从来不是凭着进进出出,而始终是凭借耐心坚守。明白吗?凭我的耐心坚守。正确判断市场方向,其实没什么奥妙可言”。
都说十个炒股九个半都是赔的,都是因为沉不住气,心里只想着追涨杀跌,频繁操作,结果连本钱都交了“学费”。其实巴菲特的巨额财富中的99%,都是在50岁之后赚到的,这些都是他选好股票之后,一直耐心持有而得到的回报。
再比如利弗莫尔最著名的一句话“我很早就发现华尔街没有什么新东西,也不可能有什么新东西,因为股票投机历史悠久,今天在股市发生的一切都在以前发生过,也将在未来不断地再发生。”
也就是说炒股的人要放平心态,无论你觉得你遇到的事情多么奇怪、多么不可能接受,其实都只是历史的重演而已,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待这件事的态度。
如果我们不炒股,也不是金融圈的人,那我们还有必要看《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吗?
答案是肯定的。利弗莫尔的一生能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炒股的技巧,更多的是对待生活的智慧。
利弗莫尔是比较早认清“趋势”的人。他曾说过:“一个大走势的起点可能是大户操纵和金融家玩游戏,但大势的持续必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内在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无论谁怎么反对它,反映这内在力量的大走势一定会从头走到尾。”
这跟我们现在各种“风”是一致的,比如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短视频等等,很多人都抓住了“风势”,借风起飞,挣了大钱。但还有更多的人是没有看到这种趋势,还是一直吃了老本,结果被时代抛弃。
前段时间ETC大量普及时,有一位在收费站工作多年大姐哭诉:“我们刚来的时候也很年轻,可现在36岁了,工作又不好找,学东西又没有年轻人快,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仔细想想未来这种重复性劳动的岗位必然是要被取代的,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想想有什么出路,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突然被取代后失去了方向。
利弗莫尔的工作方式也非常使得我们学习,比如他总是在早上十点至下午三点,专心致志地沉浸在击败股票市场的游戏中,而下午三点之后,他也一心一意陶醉在优游欢乐的生活游戏中。
这就是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工作的时候想着怎么玩,而且玩的时候又担心工作,结果哪样也没做好。
03、写在最后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即是一本经典的市场分析参考书,又是一本价值无限的交易心理训练大纲。利弗莫尔发现了“趋势”,抓紧了“时机”,提出了“最小阻力曲线”,他的每一步成功操作都值得回味,他的第一次失败也使得我们警醒。他对待失败的态度更使得我们学习,他永不服输,越战越勇,从失败中找到原因,不断完善自我,最后达到了事业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