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人是怎样熬过来的?你知道做农民的不容易吗?

农民,谁都知道,是指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民。农民的称呼有多种,都是一些低级的称呼,如:农夫、长工、乡巴佬、土农等。

我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我又是如何在以前怎样熬过来的?我是80后出生的,姐妹兄弟七个,我排最小。

老话说:“老大没好货,细小捡大糯”,我说这句不灵验到我的头上,老大比我大17岁,人家娶老婆生小孩了,我还在学校读书。到了我适合娶老婆的年龄,妈妈帮老大带大了儿女,我说做这个小的也不好到那里。

由于我的家庭姐妹兄弟多,我读初中的时候兄弟分家了,我跟随了父母。家里经济的不足,连学费交不起,初中毕业便回到家里提锄头,过着日出而出,日落而归的日子,人生的第一页从这里开始。

不读书,就要学会犁田,耙地,种粮食,满足自己的食饭问题。那时候,要上缴国家公粮,我们南方这里虽然可以粮食有二造,头造粮食只能够缴纳公粮,第二造够生活食用,所剩无几,更不能说拿去卖钱了。

耕地劳作是农民辛苦的活儿,农忙期间一大早就要耙好田地,紧接着是下一步的插秧。那时候,插秧时要整天弯拱着腰,把一头头小禾苗插入田里,在农田里来来回回不停地插秧,又苦又累。

特别是在“双抢”期间,是农村人最忙的时节。我们的南方,收割完第一茬稻谷的时段,还要紧罗密布第二茬播种插秧,一边收割,一边犁田沤禾苗头,腐烂了容易耕作。

我们在田里工作的时候,已经耙平耙好的水田,如果遭到大雨冲涮,等雨停了,田里基本开完,还要牵牛带耙整理一下才容易插秧,因为田地经过雨水中涮田地板硬,不好插秧。

不论正在收割稻谷,或者正在犁耙田,天气不好,遇到天边开始有乌云,晒在家里的稻谷,离田地老远,还要跑回去收谷子,以免遭到雨淋。

我记忆犹新的是那年田地的干旱,差不多稻谷要收获了,偏偏在节眼上,稻田里已经旱得白面,裂开了。不得不卖了一千斤稻谷,买了一台抽水机,不买又不是,稻谷是农村人的收入来源,是农民的命脉。由于天时太旱,抽水抽到了天黑,未能灌溉完稻田,还要在那里守护抽水,还要熬夜一晚,免得老远抬来又要抬回去,反正要灌溉完才抬抽水机回家,我们这不叫做辛苦,而是叫做累。

许多人以为种粮食是挺容易的问题,以为弄好田,把稻秧插下就有收获,其实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个程序才能硕果累累。未插秧之前就要下足田底肥,以及插秧后生长肥、分蘖肥、抽穗期肥的管理之外,病虫害每个阶段的喷施,还要手工除草,那时候还没有稻田除草剂,除非下雨,不然每天要到稻田里除杂草,最多的是稗草,想到以前除草的日子,真是太辛苦了。

以前那里有收割机收割,全部都是人工收割,夫妻二人每天早早就抬个打禾机里到田头,拼命用脚踏,忙个腰酸背痛,也只是收割了0.6亩稻谷,现在想起那脚踏打禾机的情形,面朝黄土背朝天,“粒粒皆辛苦”的不容易。

现在农村生产大变革,大型机械犁田机,耙田机,收割机,还有先进的喷药和施肥的无人机,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而不必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人们正在乐呵呵收获的时候,正在享受香喷喷米饭的时候,还会记得以前粮食种植者,来之不易的农民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