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西方公历,中国有一套更优秀的历法,很多中国文化都是以历法为基础,所以历法对中国文化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切不可忘记。本篇就来科普一下中国历法。
本人只是在学习《易经》的时候顺便研究了下历法,文章大多凭记忆写成,所以写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指正。
中国目前运行的历法是三套,一套是西方公历,一套是中国阳历,一套是中国阴历。中国阳历和中国阴历使用时又进行了合并,称为阴阳历,老百姓把中国的阴阳历统称农历,但其实它们是两个历法。中国阳历,西方公历都是根据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来制定的,中国阴历是根据月亮公转一周为一月来制定的。我先从西方公历讲起。
西方公历最早是凯撒大帝创建的。当时一年分12个月,单月31天,双月30天,2月少一天,正常年就是365天,每4年算做闰年,闰年366天。但是显然这套历法是不精确的,因为一个回归年大约是365.2422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误差就会越累积越大。所以后世在规则上又加了一条:除非能被400整除,否则被100整除的年不算闰年。但即使加上这条规则,依旧有误差,每2500年西方公历依旧会误差出来一天。后世西方人在月份的天数也因为某些人的喜好随意修改了几次,才变成现在的月份天数。西方的公历就是这么简单粗糙,除了记录日期之外几乎毫无用处。
中国的阳历就极其精确,现在是精确到秒,这也体现出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阳历把一年分为24节气,大家都知道24节气可以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它和西方公历的区别在于,中国阳历不是通过固定规则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精确的天文观测推算出来的。缺点是它没办法根据固定算法计算,优点是可以通过观测消除误差。中国的农历都是由南京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发布,每年都会发布明年24节气的精确时间,当然也会提前推算好100年的节气出来,但那就精确不到秒了。
24节气是怎么定义的呢,每个节气对应着地球公转了15度,24节气走完地球刚好公转360度,也就是一年。见下图:
24节气中有4个节气非常重要。它们分别是: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大家都知道冬至白天最短,夏至白天最长,原因是冬至太阳刚好处在南回归线上,夏至刚好在北回归线上。而春分和秋分时刚好在赤道上,白天和黑夜一样长。
中国阳历月份命名,中国阳历的月份是根据节气来划分的,分别是:
寅月:从立春到惊蛰。卯月:从惊蛰到清明。辰月:从清明到立夏。寅卯辰月属于春季。
巳月:从立夏到芒种。午月:从芒种到小暑。未月:从小暑到立秋。巳午未月属于夏季。
申月:从立秋到白露。酉月:从白露到寒露。戌月:从寒露到立冬。申酉戌月属于秋季。
亥月:从立冬到大雪。子月:从大雪到小寒。丑月:从小寒到立春。亥子丑月属于冬季。
今天是2022年8月3日,查询农历知道8月3日属于立秋到白露之间就是申月
中国阳历的记年就是用六十甲子来记。每年立春就属于中国阳历新的一年的开始,例如从2022年立春开始就是壬寅年了,而2022年立春之前仍旧是辛丑年。壬寅年依次往后就是:癸卯年,甲辰年,乙巳年,丙午年,丁未年……。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的生肖就是按中国阳历年六十甲子记年法的后一个字来确定的,而不是后面说的中国阴历,更不是西方公历年。还是拿今年举例,2022年立春之后是壬寅年,寅对应的是虎,在壬寅年出生的宝宝就属虎。2022年立春之前仍旧是辛丑年,丑对应的是牛,在辛丑年出生的宝宝就是属牛。有部分中国人很可能一辈子搞错了自己的生肖。
最后讲中国阴历,阴历是以月亮公转一周来确定一个月的,每公转一周约为29.53天。初一叫朔日,十五叫望日。月亮公转一周叫做一个朔望月。
朔望月分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一共十二月或者十三月,第一个月叫正月,最后一个月叫腊月,中间的月份就按二,三,四,五……排下去。如果该年有十三个月的话,多出来的那个月叫闰几月。跟在三月后就是闰三月,跟在四月后就是闰四月。中国阴历,只管朔望月,不管回归年。所以它必须和中国阳历结合才能表示年。中国阴历也都是根据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所以阴历十五的月亮必然是圆的。有同学会问,既然中国阳历有月份记录了为什么还需要中国阴历。大家都知道潮汐和月亮息息相关,中国阴历可以反映潮汐情况,初一和十五都会引发大潮,初八或者二十三号就是小潮。这些可以指导渔民进行渔业生产。也体现了中国阴阳合一的思想。另外还有就是阴历实在太容易认了,古人绝大多数都会的一个技能就是,只要看着月亮就能知道今天阴历是几号,如图:
是不是还比较容易,多看几次就知道了。
中国的春节是根据中国阴历新年的正月初一来的定的,而中国阳历新年的分界点就是立春,立春有可能在正月初一之前,也有可能在正月初一之后,一切都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的农历表为准。港澳台以及所有华人地区都是用的同一份农历日期表。
看完文章,你就明白我们中国历法是随着天文观测即时修正的,永远不会产生误差累积。所以我们可以永远相信24节气所代表的地球相对位置和阴历日期所代表的月相含义。从而根据中国历法来指导我们进行农业,渔业,养生,堪舆,气象等等方面的生产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