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一戏台唱戏,出一上联,下联对出者免票,欲免票者众,然对出者少。上联为:出出进进,进进出出,不出不进,不进不出。
忽一日一生头癣而光头者,一边挠头一边说:挠挠痒痒,痒痒挠挠,越挠越痒,越痒越挠。
戏班主大笑,好好好,亦迎进上座而免票,上好茶水侍候。
这故事在乡间广为流传,一发不可收拾。正如癣这个顽疾一样。痒痒挠挠,挠挠痒痒,痒痒挠挠,越挠越痒,越痒越挠。却不再是笑谈,却成了困扰我们的顽疾。给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带来影响。而那足癣却有一个可爱的名字一一香港脚。
人们往往病急乱投医,而乱用抗生素或激素将带来身体末来的安全隐患。
知己知彼,预防为主,医病从科学专业为主。减出副作用为主。
足癣(俗名“香港脚”、脚气),系真菌感染引起,其皮肤损害往往是先单侧(即单脚)发生,数周或数月后才感染到对侧。水疱主要出现在趾腹和趾侧,最常见于三四趾间,足底亦可出现,为深在性小水疱,可逐渐融合成大疱。足癣的皮肤损害有一特点,即边界清楚,可逐渐向外扩展。因病情发展或搔抓,可出现糜烂、渗液,甚或细菌感染,出现脓疱等。
病因
足癣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具有传染性。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
传播途径
经密切接触如共用脚盆、毛巾等,可传染。
是否传染
是
典型症状
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糜烂,皮糙、痒。
常见症状
表现为脚趾间起水疱、脱皮或皮肤发白湿软,也可出现糜烂或皮肤增厚、粗糙、开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边缘,剧痒。可伴局部化脓、红肿、疼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继发感染。由于用手抓痒处,常传染至手而发生手癣(鹅掌风)。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长,则成甲癣(灰指甲)。真菌喜爱潮湿温暖的环境,夏季天热多汗,穿胶鞋、尼龙袜者更是为真菌提供了温床;冬季病情多好转,表现为皮肤开裂。
其他症状
有以下几种类型:
1.水疱型
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疱,疏散或成群分布,疱壁较厚,内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疱,撕去疱壁,可见蜂窝状基底及鲜红色糜烂面,剧烈瘙痒。
2.糜烂型
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由于走动时不断摩擦表皮脱落,露出鲜红色糜烂面;严重者趾缝间、趾腹与足底交界处皮肤均可累及,瘙痒剧烈,多发于第3、4、5趾缝间。常见于多汗者。
3.鳞屑角化型
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
治疗方案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疗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
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5.全身治疗
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
6.要坚持用药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质层中生长繁殖,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因此,足癣的症状缓解后,仍需坚持用药,皮肤的代谢周期为28天左右,用药时间一定要坚持四周以上。最好进行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7.不要乱用药
足癣用药最关键的是按照分型进行连贯正规治疗。切勿自行盲目治疗,以免病情延误和加重。
药物治疗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最好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盐酸特比萘芬等霜剂或软膏。
2.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剂。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红霉素等。
5.全身治疗,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
预后情况
足癣是一种慢性感染,需长期用药才能彻底去除。症状缓解后,真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