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印象——初识桂林南溪山

文/跃跶

常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那梦幻般的山水风光,一直在我的心中留下一块印记,而此行的第一站,便决定一定要在南溪山这个小小的桂林八景之一中去真切感受桂林的风土人情。据《临桂县志》记载:"南溪山,县南五里,耸拔千尺,烟翠浮空,其溪东注漓江。"与"以溪在郡南,因曰为南溪"。还叙南溪山为"唐李渤所赏心处"。这是县志的记载,从记载来看,就已经初步说明了这个南溪山周边应该就是有一条河流注入漓水,山在县城的南面五里,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桂林县城的位置。山的形状“耸拔千尺,烟翠浮空”,我想象着初次见到它的印象不也是烟尘雨雾中么。一个总在烟雨蒙蒙中耸立挺拔的山峰,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在桂林这个地方山水的特点。

还是在雾气迷蒙的早晨,站在康养中心的院子里面,欣赏着南溪山的全貌,其实在康养中心就已经能够感受到此地山水的美丽,康养中心的步行道两侧,一排翠绿的细竹,几颗高大的榕树,一块雕刻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巨石,几处亭台楼阁把这个小小院落镶嵌在南溪山水旁边。还没有到吃早餐的时间,我踏上了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桂林南溪山公园,在公园门口,有两株硕大的榕树遮天蔽日,问下生活在当地的人,这树能有多少年轮?回答说至少有百年以上吧。刚进入公园,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泥土的质朴与花草的芬芳,瞬间将我心中的尘埃一扫而空。向前方望去,我见到了南溪河悠悠流淌,而在河的两岸,多年生长的各种说不上名字的绿植绿意悠悠,地上没有一片落叶。这里面确实是一个适合修心养性的好所在。浓密的树荫与墨绿的河水相映成趣,勾勒出“山依水、水绕山”的美妙景致。“桂林山水甲天下”在这里就应该名副其实。

沿着蜿蜒的公园石路,两侧的林木郁郁葱葱,像是大自然精心设置的绿色屏障。在河边的一个休闲处,我看到一个老者静静的坐在石凳上,与此同时也听到了一种鸟叫声音,我走近老者问到,这是什么鸟叫的这么清脆?他回答我说,他也说不上来这是什么鸟?但他见过是大大的一只或几只,就在他身边高大茂密的树上藏着,他示意我不要说话,说话鸟就不叫了,果然,由于我的说话声音可能是惊到了,再就没有声音了。老者说,要静下心来听,他每天清晨都来,总能听到这种悦耳的声音。

穿过南溪河上的一座小石桥,小桥古朴典雅,当地称作白龙桥,在桥一侧有著名的白龙井。不过这座小石桥是近代建成的,仿隋代赵家桥的风格,是一座单拱钢筋混凝土挢,桥上有亭郎,亭郎为小坡顶,上盖青瓦,廊栏为水磨石,灰色。由于是近代建成的混凝土桥,虽然富有中国桥梁建筑的传统特色,但缺少了一种与山水同频的古意。

其实这座桥的前世颇有些历史,据考察,这座白龙桥实为南溪山里面将军桥,也叫南溪桥、安溪桥,在唐以前修建,抗战期间被炸毁。从地里位置来看,在古代应该是桂林南面的交通咽喉,历史悠久,是桂林一古代名桥。安溪桥据关险要,古来在桥上曾经发生过不少战事。

将军桥上的第一位将军叫彭彦晖,他是五代十国时期楚国的大将。桂林在五代十国时期先属楚国,后归南汉。当时楚国南邻南汉,南汉经常发兵侵扰桂州(今桂林)。楚王马希广派遣将军彭彦晖为指挥使,驻守桂州,“屯守龙峒以备之”,也就是屯兵如今南溪山的白龙洞。彭彦晖就在这座桥上屡败南汉的进攻,保卫境土安宁,建立了卓著战功。人们因缅怀彭彦晖将军,就把当年彭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安溪桥改名为将军桥。

一百多年以前,即清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十九日,太平天国起义军在这座桥上伏击清军,杀敌数百,打得清廷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人仰马翻。此后,太平军北伐意志愈坚,清军闻风丧胆,闭城一个多月不敢出战。人们又往往以为将军桥因这一仗而得名,其实还有其他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它得名于唐代的将领李靖。李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曾在此地驻守并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当地人民将此地命名为将军桥头。这也在我后续的桂林浏览中在位于漓江边独秀峰下,漓江西岸的逍遥楼看到的一幅对联。横批是:楚越雄风。

上联:独秀举世叠彩作屏伏波试剑逯古渡渔歌唱。下联:群峰捧旭穿岩为鉴李靖挥鞭去今楼海客吟。逍遥楼的对联“楚越雄风”出自庄子的《逍遥游》。逍遥楼建于621年,由桂州大总管李靖所建,其名也源于庄子的《逍遥游》。不知道是哪位文人墨客留下了这幅千古的对联,逍遥楼的横额 “楚越雄风”,对联则以独秀峰、叠彩山等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这也使我想起了历史上南部霸主楚庄王和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文化的历史,历史的文化,自然的历史,历史的自然,都在这一处地方得以重现,在游览的过程中,我试着辨析这幅古意浓浓,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古朴典雅的对联。适遇当地的一位老者在游人如炽的过程中不断跟游客讲解着什么。我站在这幅繁体字的对联前面,反复的吟读,揣摩着意思,这位老者看我能够读出大部分繁体草书,不断的问着我一些历代典故和主要人物,李靖这个人物相信大多数熟悉中国历史的人来说,还是能知道一些。他对我掌握的一些历史故事一方面给予了肯定,同时也不断的纠正着我所掌握的一些错误的知识。只是时间不许,作为游客,我只好在不多的时间中短促的浏览了一会,我想这些在网络发达的今天,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得到答案。现在想来,还是我错了,这是后话,拿到这里面来说,只是想说明一下,桂林南溪桥的历史轨迹。综上所述,我想象将军桥的得名通常与历史上在此地驻守并取得军事胜利的将军有关,不论历史有无考据。在当地,这些将军的事迹被当地人民铭记,并通过地名传承至今。

穿过安溪桥,沿着台阶行至半山腰,白龙洞出现在眼前。听说过南溪山的山洞多而奇,以北面的白龙洞最为有名。它的洞口高敞开阔,好像一间高大的石屋,石壁白色,有一石乳下垂,极似龙头,所以叫做白龙洞。洞内有双狮石、石笋迎春、白龙吐珠等奇景。出白龙洞往右行,便到玄岩,这是一个由钟乳石组成多采的画廊。此洞分为两道。一道可到穿云岩,该洞岩道较短,常有云雾穿门,岩口有不少珍贵的石刻。左道可通观音岩,它因洞口有一组钟乳石酷似观音菩萨而得名。只是今天早上的时刻没有对外开放,我也就放弃在白龙洞的观赏了。倒是有一些摩崖石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么多的摩崖石刻,这对于爱好书法的我来说,简直是遇到了宝贝,我不想草草的浏览,我知道,这几天桂林的流行,我知道我下一步重点要做什么了。

 从观音岩沿左侧一条小路,我快速到达龙脊洞。再往上去,就是两山之间的龙脊亭了。南溪山的外形像个巨大的马鞍,马鞍的凹处就是龙脊坳,这里嶙嶙巨石,若断若续,东高西低,极像龙脊。当终于站在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涌上心头。极目远眺,桂林城的全貌尽收眼底,远处的漓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蜿蜒环绕着这座美丽的城市。江面上,在晨雾中的缓缓流动的水,像镜子一样,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城市悠悠的岁月故事。土系 城区中的建筑普遍有一种历史陈旧感,与青山绿水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卷。

南溪山公园的美,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交融,是山水与历史的深情对话。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壮美神奇,更感受到了岁月沉淀下来的宁静与厚重。这次初识南溪山水,是我与南溪山的美好邂逅,也让我对桂林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眷恋与向往。我想,这仅仅是个开始,我还要再来探寻这座山水城市更多的奥秘。

不到三十分钟的游览,也到了早餐的时刻了,我意犹未尽的原路回到了康养中心。

                                                                    2025年6月9日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跃跶 从沈阳北站出发,Z398次列车一路向南而下,这是一趟旅游列车,沿途有多个站停点,需经过二十多个车站的站停...
    跃跶阅读 721评论 0 8
  • 南溪山 峭壁东西相对峙,南溪萦绕流潺潺。 白龙玉笋穿云雾,菩萨刘仙饮贡泉。 洞有宋明石刻画,峰多叠翠雪莹岩。 曾和...
    玉才语语阅读 2,905评论 2 26
  • 继续游桂林城内景区,昨天去了訾洲,今天去看看南溪山。平时下班都从门口经过,从没有进去。趁这个节假日,走近它。 走进...
    云卷云舒_7a20阅读 4,908评论 6 6
  • 若雨后天晴,云雾尽散,阳光映照,哪里的山石反射的光彩,可被称作“新霁”?在桂林,当属南溪山。 桂林多石山,且呈青黛...
    漫行漫看阅读 5,633评论 7 39
  • 桂林山水甲天下 相信每一个人小时候都读过这么一篇文章吧,文章的名称是《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真奇啊,...
    萱萱753阅读 4,840评论 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