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东到花莲的一路,小雨细密,导游说季风到了,对于身处北方的人无法理解何为季风,但是绵绵的细雨使我对台湾的气温有些质疑?不是说台湾的二月很绚丽吗?很温暖吗?
天气降温,每到一个景点都不想去感同身受这里的绵绵小雨。空气里酝酿着一种发酵的潮湿,雨就在你身边,空气里弥漫淡淡的咸味和腥味,似乎看不到雨滴,朝雾似的、暮烟一般,也许你在空气里五分钟可能未觉出有雨,但是小走一段,棉服表层竟然是湿润的,水沫粘在身上,浸润着发梢,远处笼着一层薄雾、飞烟。
坐在双层巴士的顶层,感受窗外季风带来的细雨绵绵,雨水浸润着玻璃,每过一个时间段就会形成水流,以自己的轨道潺潺而下,犹如玻璃上的一条空灵小溪,我们左手边是环岛的中央山脉,山上的浓绿似乎变的静默,高大的绿叶乔木有序的享受着细雨的滋润,树叶子在雨中深谙静寂.
右手边就是太平洋的沿海线,苍茫的乌云直逼海岸线,海与天用一道鲜明的灰暗被分成阴阳两界,浩瀚的大海竟看不到雨滴的滴落,但我却能感受到风对他的摧残,波浪翻卷,视野所及的范围内海水疯狂的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岩石,巨浪猛烈撞击着岩石,海的鳞甲,片片飞散。有的冲向岸边,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朝着我们的车轮扑了过来,我在车窗口静静地凝视着海的惊涛拍岸,此时的大海我想就如鲁彦笔下的海正在蓄势待发。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这条长长的海岸线就这样镌刻在我的心里,一路陪着的是被狂风肆虐的大叶绿植和狂怒翻卷的大海,狂风将树和海吹的变了形,绿叶也许是在扑啦啦地响而海白色的浪直冲窗棂,一场雨即将在这上演。
此时的雨虽不大但气场很浓,走到北回归线,天气阴沉。站在乳白色的北回归线塔标下,仰起脖,看着尖尖的塔尖,忽然觉得自己走到了地球的边界,心里难受。
这一路的惆怅,这一路的情愫,只是因惊涛拍岸的海浪和大巴里一直持续播放的那部影片“想家”有关。一边看着汹涌澎湃的太平洋海岸,耳际里持续的是影片中几十年的寻亲伤怀(影片内容涉及岛上那些老兵几十年的思乡之情),回转头在大海里波澜壮阔里想起余光中那首《乡愁》,“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心里默念着这诗,注视着这泛着白沫的大海,翻卷的浪花,深蓝的大海里我看到了一叶飘摇的小舟、一张跨越海峡的邮票带着一片浓浓乡愁朝着故乡流淌!这带着乡愁味道的太平洋留在我的窄窄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