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大,其实是关乎每个人的,所以这个标题从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角度上来说也不算很大。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四者的关系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影响是重大的。
行为
就是一个人的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如做出动作,发出声音。
习惯
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是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
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命运
指生命的经历。命指生命,运即经验历程过去,现在,未来。命运不可以改写也可以改写,因为人不可窥探预知命运,命运是时刻变化的,命运存在于任何的角落,只是无法接触。命运像一条不断延伸的线,起点是注定要走的一条线,这条线连接着无数条分支线,当你以某种态度选择了其中一条线时。这段命运是注定的,当你再次面对好几条线时。命运随之改变。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坏习惯构成不良的性格品质。良好的性格品质和不良的性格品质对人的未来发展当然有截然不同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有一定道理的。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一道理,从历史书、人物传记中也能够看到很多例子,当然从自己及周围的人的经历,特别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人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发现这一点。
比如我们知道跑步有益身心,在内心产生要改善身体的想法和相信跑步能让自己身体更健康的思想,并付出了跑步的行动后,就已经在开始改变我们的原来不跑步的习惯了。当我们习惯了跑步后,身体得到了锻炼的同时,内心也因为着一份坚持而改变了惰性,少了惰性,学会了坚持,以及努力的性格,也必将在日后我们的生活里改变的生活,使我们在无论做什么事时,都能因着一份追求,一份坚守,一份勤勉而得到好的收获和结果。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也明白这一点,但是真正从内心上去深层次的理解这点,并通过注意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良好的性格,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有些人工作事业不稳定,家庭生活也很挫折,他们经常报怨命运不公,没有很好的机会,碰不到可以帮助他的人。或者说是“性格决定了,没办法”。并没有意识到其实性格是自己的行为习惯长期塑造出来的。而长此已久的行为会逐渐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习惯是因为行为的不断重复而逐渐形成的。
以此来论,在对小孩的教育上,培养小孩良好的行为是形成好习惯的基础。但是,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在他们拥有自己的思维能力之前更多的是模仿周围人群的行为。在一则广告中,一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坐在长椅上看报纸,成年人喝完手中的饮料后随手把易拉罐往后一扔,随后喝完饮料的小孩也是同样的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并非没有道理的。小孩子接触的是一群有着良好习惯的人,其更多地模仿并学到的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反之亦然。
同样的例子,小孩刚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如果是用左手拿筷子,而且一直没有人坚持让他用右手吃饭,他就会一直用左手吃饭,因为每天的行为已经逐渐行成了一个习惯。同样的道理,一个好的行为经过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个好的习惯,反之亦然。
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对于行为习惯问题,虽然都知道很重要,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怎么来的,可能就忽略了。只是单纯的从训练小孩的行为习惯出发,没有想到影响小孩的家庭成员也有自己的责任。一旦小孩行为习惯不好,就往往片面的责备小孩。有句话说过: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中国有句古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由此可见,形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需要做出一定的努力。但习惯并非一成不变的。还需要整个家庭成员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