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就是在不断的开门关窗中。以前是,现在也是。
每当开心雀跃之时,不知道有什么潜在的问题就会冒出来;
而每当失意遗憾之日,也总有新的机会涌现。只要不断寻找,机会总会有的,哪怕是错误,。但不试怎么会知道。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会放弃。这就是我。
她是我工作早期认识的小伙伴,相伴20多年,早已变成好闺蜜。可以一起吃饭,吐槽,旅行。本以为我们会是一辈子的好朋友。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对分歧视而不见,可还是最终更深是两条平行线。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一次国外旅行,一共3个好朋友。晚饭后微醺的在海边漫步,我说,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一辈子的好朋友;她说“我是giver, 你是taker”,XX是我一辈子不愿意放弃的好朋友(XX是不在场的另外一个我们都认识的朋友)。她没有回应我,还说我是taker. 其它很小的不愉快不必多言,就想着我全心全意对待的好朋友,怎么会这样看我?
我的好朋友不多,工作虽然和人打交道,但不喜欢有事没事的social,尤其是对亲近的好朋友很有洁癖。可一旦成为我的好友,我什么都舍得。所以我有天南地北的好朋友,不超过5个,一个电话过去相谈甚欢。他们也从未这样抱怨过,可以说这辈子从未有人说我是taker,我也自信我没有做taker。为此我还专门买了哈佛商学院的经典系列,《giver & taker》.可想而知,她在我心目中是有多重要。
我们相识20几年,故事很长。可以写许多天。在正式写这个CEO之梦之前,还是想多介绍一下她。她是名校毕业,工作也是一路很顺,在大公司,很资深的职位。简历也很漂亮,都是稳定的记录。她后来也读在职的MBA。没有出过国。英文不错,虽然不是英文专业。
她几乎没有什么长久的太亲密的朋友。很独立,工作很要强也很出色。很强势。如果朋友们一起聊起工作的状况,她永远是那个最棒的,最出色的。而她的想法也永远是最对的,最好的,最厉害的。(她认为)。如果她听到我的工作哪里有成绩,就会明显的感觉到她的不开心。
她对父母很好,也很强势。每年尽力安排旅行。但是所有的好,都是她认为的好,她认为这样安排父母的生活父母就是很开心,就是对的。有一次我和她父母一起吃饭,结束后,她母亲问她是否要打包,她那强势的回复、而母亲小心翼翼的样子我至今仍然记得。
所以有一次旅行时,我说起了这个问题,非常委婉,可仍引起她极大的不悦。我以为我们情似姐妹,可她觉得我怎么可以随意干涉她,你怎么知道我对他们有多好。。。这是我们第一次吵架。(发生在我出国读书回来之后)。
也许是我多想,回顾起来,发现我们所有的分歧都是在我国外读书回来之后。有人说,可能她也羡慕我。我有什么值得羡慕的,你的学校比我好,工作也比我好。我只是完成一个心愿而已。有一点,可能我读书回来后也有一些改变,比如我的状态很好,包容平等,认为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心平气和的沟通解决。不存在谁比谁强。再者说,除学校,我们是在一个行业,职位也都差不多,没有什么不平等。
可能,所有的矛盾虽然事后合解,但都是一道裂痕。也就像是说,破镜重圆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裂痕还在。
经过以上的点点滴滴,大家应该会对她有所了解。去年有一天她找到我,邀请我一起创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