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康熙尽忠、为雍正尽责、为乾隆尽心。
乾隆帝也曾经高度赞誉他说:“历相三朝,年逾大耋,举朝大臣未有及者。”
但就是这个康、雍、乾三帝褒奖有加,给家族带来200年荣耀的人,其实是个卖国贼,而这个人就是清朝的总理大臣马齐。
他卖国的记录,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俄罗斯历史学界整理出的中俄两国外交历史文献,后人才发现原来马齐是一名可耻的卖国者。
根据俄国历史学者尼古拉·班特什-卡缅斯基编著的《中俄两国外交文献汇编》记载
在雍正时期签订的中俄《布连斯奇条约》时,马齐接受了沙俄伯爵萨瓦的2000两黄金和价值1000卢布的貂皮贿赂,将清政府的谈判底线和真实目的全部交代给了沙俄伯爵萨瓦。
这件事起因于雍正五年(1727年),当时雍正一面要面对准葛尔汗国的侵扰,一面还要面对沙俄在中俄中段边界线威胁。
沙俄方面派出的谈判代表就是伯爵萨瓦,萨瓦通过传教士巴多明结识到了马齐,用重金贿赂了马齐,希望能得到清政府谈判的底线和目的。
于是这件事虽然不是马齐负责,但他还是以大学士和总理事务大臣的身份在策凌和图里琛启程谈判前约见他们,从他们嘴里顺利套出了谈判策略以及清政府的目的和底牌,并将这些全部告诉给了萨瓦。
之后萨瓦在谈判桌上占据了主动,但是雍正此时急于界定中俄国界线,主要是想腾出精力去对付准葛尔汗国。
因此在谈判中清政府做出了很大的让步,沙俄能从与清政府谈判中占到如此大的便宜和利益有很大程度是马齐将清政府的重要谈判信息透露给了萨瓦。
事后雍正没认为出了内鬼,但却认为是谈判副使图里琛谈判不力,甚至认为图里琛有私通沙俄的嫌疑,险些将图里琛斩首示众。
正是由于图里琛莫名其妙地替马齐背了黑锅,才使得马齐就这样卖国之后顺利地隐瞒下去。
马齐出卖了国家却做得天衣无缝,以至于雍正和乾隆父子两代都没有察觉,反而还都认为马齐清廉正直,秉公办事。